夏侯玄的心里满是纠结。
其实夏侯玄不是一个自傲的人,时人都称他“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中护军的任上,夏侯玄也以“知人”而著称。
眼前的曹皑在武卫军中任职过,至少不是个完全没有从军经历的。
从刚才的表现来看,也算机灵。虽然对经学回答的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但至少脑子动的够快,知道给上司下台的台阶。
可信中邓飏以曹爽的语气要夏侯玄将从州郡兵中组织一支“曹家军”的重任交给这么年轻的人,夏侯玄却怎么也做不了这个决断。
看来曹爽是真的无人可用了。
其实夏侯玄出任这个征西将军也是无奈之举。
上一任征西将军赵俨是曹操时代的颍川老人了。早在几年前,他就提出要退休,可曹爽当时也是无人可用。
实在是赵俨老年痴呆到了连药都忘记吃的地步,根本无法履行职责。曹爽无奈,只能让夏侯玄接替这个要紧的职位。
为了让夏侯玄接任征西将军,曹爽还把中护军这个事关中外禁军的要害职位都让给了司马师。
上任以来,夏侯玄也感到了处处掣肘。虽然有李胜和夏侯霸辅佐,但他根本无法掌握军队。
夏侯玄徒然的虚顶了一个都督雍凉二州军事的名头,但整个雍凉二州的兵权实际上还是在郭淮手里。郭淮不配合,夏侯玄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
这也是夏侯玄急于建立一支“征蜀军”的初衷。
眼下的这个年轻人行吗?
夏侯玄盯着曹皑看了又看,把曹皑都给看毛了。
又过了许久,夏侯玄长叹了一口气。似是了打定主意,决定赌一把。
“适才卿也听到了,光是粮草一项,各郡豪强就隐匿不出。其余甲仗、军械之属,不问也自知了。”
“若是平常时节,老夫有的是手段整治他们。”说到这里,夏侯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意,和之前温文尔雅的神仙形象大相径庭,让曹皑也暗暗心惊。
“可如今大战在即,后方不能不稳。”明明帐中只有两人在,但夏侯玄还是压低了声音,“且容他们逍遥一阵,待老夫伐蜀归来,再慢慢整治!”
“当下最为要紧之事,乃是征蜀军!”夏侯玄指着曹皑道,“此番伐蜀,雍凉二州的郡兵虽为主力,但都靠不住。故而,卿需于两月之内,组建一支新军,就名为征蜀军。”
其实不用夏侯玄多说,曹皑也知道这支类似于亲兵的新军对于夏侯玄和曹爽的重要性了。
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反正提供情绪价值不要钱。曹皑当即又拍着胸脯表态了一番。
夏侯玄连连点头,内心甚至有些感动。
“既然大将军和邓尚书都说卿是最佳人选,那老夫也就信一回。”
“旁的事,公昭(李胜表字)都说了,那老夫也不再罗嗦了。这样,老夫就拜卿为征西将军府司马。卿以征西司马的名义组建征蜀军,人手尽可以从郡兵中任意抽调。待大将军驾临长安,再正式拜卿为征蜀护军。”
夏侯玄最终下定了决心,眼下除了曹皑,他也无人可用了。
“将军但有所命,皑敢不趋赴?可是,”曹皑要把细节全部落实,别到时候不满意把锅甩在自己头上,“具体抽调多少人,还须将军定夺。”
夏侯玄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当然,也可能是他没想过这个问题。
“老夫既然将此事托付于卿,那卿尽可自决。”夏侯玄刚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不过,雍州郡兵多多少少都与郭雍州有过关系,卿若要抽调人手,还需注意不要得罪于彼。”
一听这个差事要得罪郭淮,曹皑又是一阵腹诽。
他连忙表示自己人微言轻,与郭淮又没有交情,还要请夏侯玄出面给郭淮打个招呼或者写封信,他才好便宜行事。
“这...好吧!”夏侯玄略一犹豫,也答应了。
反正他和郭淮之间本就关系不好,得罪就得罪吧。
当即夏侯玄铺开纸笔,开始写信。
曹皑看着夏侯玄落笔如飞,手下笔走龙蛇,写得速度再快,纸上的字也是丝毫不乱,工工整整。
这份书法功夫纯属童子功,即便有名师指点,也需要从小练起。也只有不愁吃穿用度,不需要孩子早早出来顶门立户的豪门大族才有可能培养出这份功夫。
所以书法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豪门贵族?
曹皑猛地想起了入府前的徐质。
夏侯玄眼下正需要自己,而且他也感受到了敛兵聚谷的弊端,或许自己可以一试?
内心纠结良久,曹皑还是发声了。
“将军!”曹皑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适才闻傅司农言道,官府粮仓由于放弃城外良田,导致各郡收成骤降,若是遇上灾年,只怕....更何况,于伐蜀也不利。”
夏侯玄听了面不改色,他只是将信写好一折,塞进了一只锦囊中,又在囊空滴上几滴蜡滴,最后盖上自己的印戳。
“此事非卿可以置喙,”夏侯玄将锦囊交给曹皑,面无表情地言道,“昔日诸葛亮屡次进犯,所恃者,正是陇右麦田以为徐图之计。老夫下令放弃,正是让蜀兵无可麦可收。粮尽,蜀兵自然退去。”
夏侯玄的语气十分强硬,根本就不给曹皑一点面子。直接就把他的进谏给否决了。
曹皑心中暗暗后悔,怎么就没忍住呢?
“老夫知道,不少人都在非议老夫。但这些人鼠目寸光,又焉知老夫的深意呢?”见曹皑诚惶诚恐,夏侯玄面色稍霁,又安慰道:“卿自洛阳来,乃是老夫的僚属。”
他指了指曹皑,又指了指自己。暗示曹皑不要被别人挑唆,你是我夏侯玄的下属。
“当然,凡事也不能绝对。这样吧,稍后老夫会颁布命令,先放开三辅郡城附近的禁令。毕竟此番伐蜀动用不少粮草,为防灾害计,也得多备一些粮草。”
一听夏侯玄又给了自己面子,尽管不多,但京兆、扶风、冯翊,所谓的三辅之地率先放开了郡城外屯田开垦和居住的禁令,这已经让曹皑喜出望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