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当头棒喝

“大农,你是从哪找来这么两个笨蛋,比猪还能吃,比猪还没用!猪吃了这么多还能吃肉呢!”

包家庭院之中,包大娘怀里抱着铁兰儿,伸手从旁边的碗里拿出一颗葡萄来,塞进铁兰儿口中。

铁兰儿早已康复,红扑扑的小脸讨人喜爱。

如今每天早晨铁兰儿都有一杯牛奶喝,除了铁兰儿,徐文长和归有光也有份,只不过他二人始终认为这是蛮夷之食,每次都是迫于包大农的棒子捏着鼻子喝下去的。

包大农身下的躺椅吱嘎吱嘎的晃悠,过了一会,慢慢停了下来。包大农懒洋洋地睁开眼睛,眉头一皱。

包家后院的空地,已经开辟成了一片菜园。

徐文长和归有光两个脱了儒服,挽着裤腿,正在地里劳作。

“哼,你们两个在做什么!”包大农跳起来,挥起手中鞭子,一鞭子抽在徐文长的背上。

徐文长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太惨了!

徐文长低眉顺眼地看了一眼包大农,心里已经绝望了!

自己这位恩师,说是要教自己和归有光做学问,可是自己和归有光连一个字也没见过啊!

这一片菜地,完全是自己和归有光两个人一点一点开垦出来的!

徐文长看了看自己的手,突然想起了唐人的一首诗——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齑。

自己那泼洒丹青的妙手如今满是老茧,每天结束一天的劳作,自己和归有光两个只能躺在床上哼哼!

自己一直以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是到了此时方才知道,锄头比笔重多了!

“你们两个,这弄的什么东西!”包大农暴跳如雷,眼见那陇七歪八扭,浑没半点样子,不由得包大农生气,挥起鞭子来,赏了徐文长归有光二人一顿。

“今天,这垄沟必须弄直,弄不好没饭吃!”包大农扔下一句话,走了。

“太笨了,太笨了你们两个!”包大娘指指点点地唠叨了几句,自去了。

“哎!”

眼看红日西坠,徐文长与归有光两个人对视一眼,话不必说,心意早已相通。

这叫什么事啊!

“两位伯伯,你们不要怪包哥哥哦!其实他是很好很好的人呢!”

铁兰儿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将手中的碗递向徐文长。

碗里是几颗晶莹剔透的葡萄。

“你们吃吧!”铁兰儿将碗放在一边,蹦蹦跳跳地找包大娘去了。

“归兄!”徐文长看了一眼归有光,又看了一眼碗里的葡萄。

干了一下午了,水也没喝一口,嗓子早就冒烟了。

“不!”归有光摇摇头!

他的目光之中充满了坚定,看了一眼徐文长,道:“徐兄,你我二人都是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可是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你我到底能不能平天下?你我自来自视甚高,放眼望去,只觉天下之人俱不如你我,你我科场不顺,只不过是时乖命蹇,天妒英才!可是便是在这一块小小土地,你我平整起来也费了这许多工夫,还是七扭八歪,没一点样子!”

徐文长也慨然叹道:“归兄所说不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前我只道那些农夫耕种林下,是何等的逍遥快活,可自己一拿起锄头,便这里也疼,那里也疼!直到如今,我才知道稼穑不易!”

归有光弯腰捡起一块石头,抛到田边,道:“恩师说了,这半年之中,咱们要奉他为神明,他说什么,咱们便做什么!便是他什么不也教,这十余日之中,我所学到的,已然不少!”

“你说得对!”徐文长眼睛里也满是神采,道:“恩师让咱们种地,咱们便好好种地,半年工夫,不过眨眼间事,十年寒窗苦读,咱们也熬过来了,难不成会败给这锄头吗?”

两人说完,便不再说话,拿起锄头,努力耕种。

垄亩渐渐有了模样,直到天色全黑,两人这才回到住处,只见桌子之上,摆的是青菜萝卜。

两人劳作了一天,早已饿了,拿起便吃,只觉世间美味不过如此。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月上西楼。

徐文长辗转反侧,突然道:“归兄,之前我作画之时,一直觉得自己指力不够,这几日,我忽然觉得,我可以画的更好!”

“嗯!”

旁边,归有光也一眼睡不着,应声道:“以前我也常常写些田园诗,现在想来,俱是无病呻吟罢了,我若再作诗时,想必更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声音渐小,房间里传出了呼噜声。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徐文长和归有光两个已然爬了起来。

“徐兄,你说我们昨晚种下的种子,今早会发芽吗?”归有光声音里充满期待。

“我也很想知道啊!”徐文长穿上了鞋,站起身来,道:“以前我只会话鸟画花,也会画葡萄,可现在也不知怎么了,我很想画一画清晨沾满了露珠的萝卜,还有晨曦中的树苗!”

不用别人催促,两个人洗塑完毕,快步来到了二人亲手开辟的菜园。

清晨寂寂无人,全无半点生息。

徐文长和归有光两个人顿了下来,眼见前些日子种下的种子,已然发芽钻了出来,心里都很欢喜。

“晨兴理荒秽!”

“戴月也不归!”

两人吟诵了一番,拿起锄头,去除杂草,整理田亩,不知不觉之间,天色已明。

又过了一会儿,包大农晃悠了过来,见了二人便是一愣,大踏步走了过来。

“恩师,脚下留情!”

徐文长一个箭步,冲到包大农面前,将他挡了下来。

“不错,不错!”包大农满意地点点头,忽然道:“你们两个种了十几天的地,我有两个问题,你们回去好好想!”

“愿闻恩师教诲!”

徐文长和归有光此时已经尽收了对这位恩师的蔑视之心,乖乖站立在包大农的面前,绝不容他踏入菜园半步。

“两个问题,第一,我大明朝,有多少人?第二,这一块地,可产几斤蔬菜,若是种粮食,又能产几斤粮食?”说完,包大农转身而去。

“这个!”

徐文长瞠目结舌,本来他以为自己学贯古今,自己这位恩师又是个知识浅薄之辈,不管什么问题,必然难不住自己,可是这两个问题,自己似乎从未想过。

“归兄,你知道吗?”徐文长问道。

“第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第二个问题倒是简单,咱们可以再开辟一小块地来种粮食,这样等到秋天,你我就知道了!”归有光往手心里吐了口吐沫,抓紧手里的锄头用力刨了下去,道:“再过两个月,我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