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不传之秘

“包小友,你这是何意啊?”嘉靖皇帝也很有一些紧张。

“皇上,这盒子里的东西可是非比寻常啊!”包大农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神秘,他左右看看,旁边到处站的都是人。

可是包大农还是摆出一幅神秘兮兮地样子,凑近到嘉靖皇帝身边。

所有人都蒙了!

天子不受私!

天子就应该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可是如今包大农这副猥琐的模样,分明是要说悄悄话的样子。

旁边一大票人顿时都在这一瞬间摆出一副魂游物外,有身无体的样子来,好像根本不在现场,啥也没看到的模样。

包大农趴在嘉靖皇帝耳边耳语了几句。

所有人都发现,包大农这几句话说完之后,嘉靖皇帝的神态变了。

那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激动和震惊!

嘉靖皇帝瞪大了眼睛看了包大农一眼,包大农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嘉靖皇帝也点了点头,轻轻拿开包大农的手,却不再去打开锦盒,而是将那锦盒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然后,嘉靖皇帝长长出了一口气,露出了十分满意的笑容。

“包小友,多谢你,你的心意,朕领了!”嘉靖皇帝将那锦盒紧紧地抱在怀里,好像一个刚刚得到了糖果的小孩子, 生怕身边会有人冲出来,一把将自己的糖果抢走。

“主子万岁爷……”黄锦眨了眨眼睛,不知道怎么办了。

今天这万寿节,自然是普天同庆,京师中的百官们全都放了假。

如今朝廷有钱,严嵩自作主张,给每个京官发了十斤好肉,一坛好酒。

至于宫中的万寿节庆典,是嘉靖皇帝的主意,不要大操大办,只要将几位阁老,以及两位王爷,还有包大农请来也就是了。

如今这暖阁之中,是嘉靖朝少有的温馨时刻。

毕竟,嘉靖皇帝几十年没有见到过这两个儿子了。

虽然说父子情深,可毕竟几十年过去了,当初还很幼小的两个小王爷,如今都是满面胡须的快三十的人了。

即便是嘉靖见了,也觉得有些生分和尴尬,更不要说今天这万寿节的风头,都给包大农一个人抢了。

景王朱载圳看向包大农的眼神里满是怒火。

本来,他已经准备了几个月,为的便是在这万寿节皇上的寿宴上大显身手,击败自己的个个裕王朱载圳,可是没想到,这一波的风头被包大农抢了个干干净净。

“继续吧!”嘉靖皇帝点点头。

最近的心情实在不错,而且今天难得,两个儿子都在。

虽说多少年没见了,有些生分,可是嘉靖皇帝的内心里,还是很渴望能够享受儿子们的孝敬的。

“今天朕过生日,你们两个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啊!”嘉靖皇帝笑眯眯的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这些日子为父皇准备了一点小小的礼物!”

朱载圳站了起来,他身子胖胖的,中气很足,今天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景王府里排练了很多次了,包括这一次抢答。

身为景王,虽然与裕王一样,都是王爷,但是毕竟裕王朱载后的年纪稍大一点,按规矩来说,自然应该是身为兄长的朱载后先说话。

可朱载圳就是要抢话。

根据之前的预测,虽然这是一个失礼的举动,可是今天是万寿节,皇上的生辰,大家齐聚一堂,喜气融融的时候,皇上不大会生气,这是其一。

而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嘉靖皇帝自来偏爱景王朱载圳多一些,而且如同两军对峙,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朱载圳既然准备充分,就决意不会给裕王朱载后一点机会。

所有自然应该第一个站起来说话。

“你这孩子,还是那么顽皮,没大没小的!”嘉靖皇帝笑眯眯不痛不痒说了一句,便再也没话了。

坐在一旁的朱载后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心里沮丧的要死。

这次自己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

岁奉已经很久没有拿到了,便是自己有那个四处花大价钱搜罗天下珍宝的心,可也没那个力。如今自己将宝全都押到了包大农的身上,整日里窝在温室之中捣鼓包大农送来的植物苗子。

据包大农说,拿东西直接关系到了自己和大明朝的未来。

可是那东西长的是不错,却没半点特殊,虽然已经开了老大一盘黄花,却也不见得多好看,而且一点香气也没有。

这几日朱载后在裕王府里急的团团直转,混没半点主意。

李妃心里也是十分恼怒,只是事到如今,要想后悔,这世上可哪来的后悔药吃!

她是个女中豪杰,一边心里怨恨着包大农,一边还要安慰朱载后。

至于高拱和张居正两个,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万万没想到,一直寄予厚望的帝友包大农给出的居然是这样一个嗖吧主意。

以至于暴脾气的高拱很是怀疑,包大农根本就是景王朱载圳派到裕王这边来搞破坏的卧底。

如今一看包大农拿出来的礼物,虽然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可两件礼物,每一件都送到了嘉靖皇帝的心坎上,如果包大农真的有心帮助裕王为什么不将这两件礼物送给裕王,由裕王出面送给皇上?

一时间,裕王等人,对于包大农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怨恨。

除了怨恨,还有后悔。

他们早就听说景王朱载圳四处搜罗,找到了很多奇珍异宝,可是裕王府这边,一个木箱子里装着那一株不知名的难看植物,就是裕王府最重要的礼物了。

除了这箱子,另外就是李妃有心,为嘉靖皇帝织了一件万寿道袍。

可是就这两件东西,如果和景王的礼物比起来,那肯定是万万不如的。

裕王朱载后面如死灰,面对朱载圳的挑衅,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气。

朱载圳朝着嘉靖皇帝躬身施礼道:“父皇,儿臣有祥瑞要进献给父皇!”说完拍了拍手。

暖阁之外,十几名小太监抬着一只大木笼走了进来。

那木笼之上盖着大红的锦缎。

朱载圳走上前去,伸手褪去锦缎。

顿时,整个暖阁之中,响起了一片惊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