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徒儿,为师想你了

包大农哪里还敢耽搁,连忙叫来黄锦,宫里派了一顶轿子,将包悟来放进轿子里,直接送回了包家。

这一路上,人们听说包天师已经醒了,整个京城顿时沸腾了起来。

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很淳朴很善良的,但凡只要有人对他们有一点点好,他们就会一直记得。

像包天师这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得道高人,满足了他们对于神仙的一切想象。

以至于最近包家人走路都要头顶铁锅,以免被墙外扔进来的银子砸伤了脑袋。

轿子抬进了包家,包悟来依旧宿醉未醒,手里握着酒壶傻傻发笑。

包大农叹了口气。

今天这事也不知是福是祸,按说嘉靖皇帝是个聪明人,不会这么容易被骗。

可问题是,嘉靖皇帝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信道信的走火入魔了。不然这么多年来,也不至于被左一个道士,右一个真人哄得团团转,将个锦绣大明朝交到严嵩的手里,搞到了今天的地步。

可那到底都是以后的事情,如今最要紧的是自己这老爹。

如果仔细想来,自从从浙江回到京师,自己这老爹便是性情大变,与离开京师之前判若两人。

在浙江发生的那些事情,徐文长都原原本本地报告了包大农,包大农也知道,这回自己的老爹在浙江是受到了严重的刺激,这回回到京师,又遇到了嘉靖皇帝发飙。

这两天在那朝天观里更是担惊受怕,想必是精神出了些问题。

包大农和包大娘两个将包悟来带回了静室之中安置,包悟来手握着酒壶,疯疯癫癫地,一会傻笑,一会抱着柱子大哭,折腾了大半天也不见好转。

“哎,我儿,你爹这是怎么了?”包大娘一边抹眼泪,一边道。

包大农也皱了皱眉头,心说,这要是喝酒宿醉,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已经醒酒了才是,可是老爹依旧这个模样,说明不是酒的缘故。

可是要治病,就要对症下药,所谓医者四件事,望闻问切,自己总不能将所有的真相和盘托出告诉旁人啊,那可是自寻死路。

“哎,李时珍,为师的好徒儿,师父想你了啊!”包大农眼泪滴滴答答,是真的想李时珍了。

归根到底,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要紧的就是性命,如果性命不在了,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没半点用处。

可要说到救命,这世上哪有人及得上李时珍?可是偏偏李时珍此时此刻不知身在何处。

“恩师,弟子无用,请恩师责罚!”徐文长扑通一声跪倒,面露惭愧之色。

今天包天师这件事,如果追根溯源,分明就是因为他徐文长在浙江的时候没有将师祖照顾好。

而如今,徐文长虽然空有满腹诗书,可又能如何呢?

包大农一眼看过去,叹了口气。

这些日子,徐文长清瘦了好多。

其实包大农心里明白,这件事怪不得徐文长,只不过就算你徐文长文武双全,眼下又能怎样呢?

“不过恩师,您是不是忘了一个人!”徐文长抬起头来,左右看看无人,低声道。

“哦?我忘了谁?”包大农就是一愣。

“恩师可曾记得,李师弟在京师的时候曾经收过一个徒弟,李师弟将全身的本领倾囊相授,叫这徒儿留在恩师身边侍奉恩师!”徐文长道。

“哦?还有这回事吗?”包大农摸摸脑袋,完全没有印象了。

“便是庞鹿啊!”徐文长赶紧道:“当时俞师弟拜在恩师门下时,恩师曾经排过一批医者到浙江前线去帮助俞师弟,当时本来想让庞鹿带去的,是庞鹿自己不愿意去,想留在恩师身边侍奉。”

“是吗?好像有这么回事,可是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庞鹿了,这厮现在在何处?”包大农一脸迷惑,看着徐文长。

“恩师,其实庞鹿一直在家中啊,而且当初是恩师你交待给了他任务!”徐文长还没说完,包大农一把将徐文长扯了起来,道:“少废话,快带我去见他!”

徐文长不敢耽搁,赶紧前面引路,来到包家后院。

这是当年徐文长和归有光躬耕于陇亩所在的花园菜地。如今已然是几座密不透风的房子。

“这是我家?”包大农就是一愣,这里啥时候起了几间房子呢,连自己这个做主人的都不知道,虽说这是后花园,自己一向对花花草草没啥兴趣,自从徐文长和归有光二人拜在自己门下之后,自己便极少涉足此地,可变化这么大也太不应该了吧?

“回禀恩师,这是庞鹿师侄建的,因为没什么重要的,我也就没禀告恩师!”徐文长指着那几间房子道:“恩师不要小瞧了这几间房子,庞鹿是花了大心思的,他利用了咱家浴池锅炉里多余的烟气,将那些热气温热了水,又将水引到这几间房子下面的土地里,所以这几间房子即便在隆冬季节里也是十分温暖。”

说完,徐文长上前两步,推开房门,大声叫道:“庞鹿师侄,你看看是谁来看你了!”然后引着包大农进入了房间。

一走进这房间里,包大农顿时惊呆了……

“这!”

“师祖,您来了!”正在包大农发呆的空当,地头上一名精壮汉子跳了起来,来到包大农面前,扑倒便拜。

“庞鹿,你这是……”包大农颤抖着双手指着面前的土地。

这土地虽然不多,可是满满当当栽满了一种植物。

这种植物趴在地上,四处蔓延,虽然包大农很久没见过这种叶子了,还是马上就认了出来。

这一大片,都是地瓜啊!

“师祖!”庞鹿满脸的兴奋,道:“师祖,当初您将那种子交给我的时候,已经大半坏了,只有一小半发了芽,这一年多以来,我日夜照顾,终于有了这么大一片了!”

“居然有这么大一片了!”包大农简直惊呆了。

地瓜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明清之后中国人口可以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这地瓜的培育,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如果不是庞鹿提起来,自己根本就想不起来了。

看来鲁迅先生说的没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一群默默无闻的人……

包大农看向庞鹿,两眼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