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皇帝很辛苦

这一夜包大农睡的特别香。

万福彩的事情搞定了,嘉靖皇帝的面子保住了,扎灯笼手艺人的饭碗也端稳了。

更重要的是,包大农确定,海瑞还是那个海瑞,依然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海瑞也沉沉地进入了梦想。

从小到大,海瑞就有一个济世安民的梦想,读了多少年的圣贤书,参加了多少次科举,连海瑞自己也记不得了。

海瑞只记得,自己在淳安县令任上和当地的土豪劣绅斗智斗勇,后来孤身上京,上了那一道给自己带来巨大声誉的《治安疏》!

还有呢?

没了!

倾尽自己毕生心血,赌上了性命的《治安疏》,除了给自己带来了名声之外,大明朝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如同一辆即将沉入沼泽的马车,缓慢而确定地朝着沼泽的深处滑落。

海瑞从来都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他所在乎的,是全天下饥寒交迫的百姓!

海瑞万万没想到,自己济世安民的梦想没有在圣人之书中找到答案,却在一个吊儿郎当,不学无术的少年身上看到了希望!

万福彩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明朝的危机,但是起码可以帮助很多穷苦的百姓!

包大农说的没错,以前大明朝所花出的每一文钱,都是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农民身上敲骨吸髓盘剥来的。

但自从有了万福彩,一切都不一样了。

的确,这些钱很多依旧来自于那些梦想改变命运的贫苦百姓,可是还有很多来自于那些游手好闲,赌性极重的富家公子哥!

银子从这些人的口袋里被掏出来,一部分变成了奖金回到了那些百姓手里,一部分进了嘉靖皇帝的口袋,还有一部分落入了自己的手中。

这些钱可以变成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还有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养活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

想到这里,海瑞在睡梦中露出了笑容。

与海瑞同时露出笑容的还有严嵩。

宦海沉浮一辈子了,严嵩早就倦了,累了!

首辅的位置谁都想要,在严嵩年轻的时候,时时刻刻想着这个位置,一想到这个位置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荣耀,严嵩就经常睡不着觉。

可是后来当了首辅才知道什么叫做骑虎难下!

自己一天骑在这老虎身上,一天便是安全的,可是总有一天,自己会从老虎的背上跌落下去。

而那一天,严嵩知道,那是老虎张开大嘴吞噬自己的日子。

所以尽管年纪越来越大,眼睛也花了,体力也大不如前,可是严嵩依旧紧紧地抓住缰绳,充满警觉地看着敢于靠近的每一个人!

每一次胜利带来的都是孤独、寂寞和对于未来的恐惧。

漫漫长路,严嵩不敢想,自己到底会在哪一个山坡被甩下虎背,然后被一群虎视眈眈已久的野兽冲上来撕得粉碎,就如同当年自己撕碎夏言一般,没有一刻的犹豫。

可是如今,终于有一个体面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安然致仕还乡了,只要这次自己机会把握的好,不但可以做一个平安富家翁,而且可以将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子孙孙享用!

人生到此,位极人臣,富甲天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严嵩的胡子翘了翘,十分满足地进入了梦乡。

…………

第二天一早,严嵩被人叫醒,宫里的小太监来传话说,皇上今天兴致好,突然要上朝。

严嵩应了一声,起身洗漱了一下,穿上朝服,坐上轿子,离开严府。

京城的早晨还是很冷,但是严嵩心里热热的。

今天的事情,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内。

有了那二十万两银子,皇上可以高高兴兴地摆出一副爱民如子的样子与民同乐,可以拨出一部分银子买些田地粮食安置灾民,还可以修造他最喜欢的道观。

似这等如同天上掉下来的白花花的银子,任谁捡到了也要笑上几天。

透过轿子上的窗户,严嵩眯缝着眼睛望向阴沉的天空。

这就是天吗?

皇上是天子吗?

在严嵩眼里,皇上根本没有这一层神秘的面纱,皇上只不过是个凡人,只不过运气好,生在了帝王之家。

转眼到了宫门外,严嵩下轿子的时候意外地看见了包大农。

包大农身后站着海瑞,海瑞站的直直的,如同一杆弯了就会折断的长矛。

包大农笑嘻嘻地朝着严嵩打了个招呼。

严嵩眼角露出一个不可捉摸的笑容,算是回应。

百官进了大殿之时,嘉靖皇帝还没有出来。

包大农身份特殊,就站在了皇帝的宝座之下。

包大农抬眼看看,这大殿果然气派,大殿下面站着的都是跺跺脚能震倒一片的狠角色。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包大农抬起手来,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没人抬头,连看一眼包大农的人都没有!

好尴尬啊!

包大农悻悻然地放下了手臂。

“皇上驾到!”

黄锦一摆拂尘,大声道。

嘉靖皇帝一身便服,施施然走了出来,包大农乃是帝友,不必跪拜,严嵩身为首辅,年纪又大了,乃是皇上特许的不必跪拜。

除了这两人,其他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山呼万岁。

紧接着就是一堆大臣你一个奏折,我一个奏折没完没了。

包大农硬挺着听了一会,突然十分理解嘉靖皇帝。

当皇帝太痛苦了,哪有念经花钱盖房子好玩?

明朝自从太祖皇帝朱元璋杀了胡惟庸之后,就罢设丞相一职。

本来历朝历代,丞相的作用便相当于副皇帝,权力大的很,可是朱元璋除了自己谁也信不着,更害怕丞相权力太大,最后尾大不掉,所以将权力都抓进了自己的手里。

从此以后,大明王朝只有权臣而无权相!

任你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只要皇上一个不高兴,统统归零。

但是副作用就是,明朝的皇帝实在太辛苦了,朱元璋的后代们没有朱元璋的本事,只好翘班去做木匠,去爱美人,去念经,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