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不!我不!

徐文长这个气啊!

想不到啊,完全想不到,这伙倭寇追了自己几百里,为的居然是向自己投降?

回想起自己这几天被追的狼狈不堪,差点连命也跑丢了,徐文长就一肚子气。

这古往今来,向来都是打了胜仗的一方穷追猛打,将打败的一方逼入绝地,打败的一方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无奈选择投降。

自己读了一辈子书,古书里这些事情多如牛毛,可从来就没见过如同今天一般,败军之将急吼吼地追了胜方几百里,就是为了投降?

看来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倒说说看,为什么要投降!”徐文长憋着一肚子气道。

“回这位阁下的话!”二泉春二郎垂头丧气,到了这个时候,什么皇图霸业,那是尽归尘土,剩下的只有这一条路,可是在二泉春二郎心里,还有很多不解,明明自己设计好的计谋,怎么看怎么是天衣无缝,可是居然败到这个地步。

本来,在上岸追击徐文长这一支明军的时候,二泉春二郎还怀有二心,万一自己的安排的两路奇兵起了作用,攻下了杭州城,自己便有了翻盘的本钱。

可是没想到,这一路之上,他遇到了无数倭寇的败兵,稍微一打听,二泉春二郎已经明白,自己那所谓的两路奇兵都喂了鸟了。

自己眼前,除了投降之外,别无他路。

“启禀这位阁下,小人叫做二泉春二郎,当日带兵在覆卮山下围困胡总督的便是我了!”二泉春二郎略带骄傲地说到。

带兵围攻胡宗宪,并且差点就得手,这是二泉春二郎得意之作,纵然是现在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有些骄傲。

“什么,那贼酋居然是你?”俞大猷震惊了,当日他被二泉春二郎围困在覆卮山下,引得胡宗宪来救,也因此陷入重围,差点丢了性命,这是他一直引以为耻之事,没想到当日将自己围困的对手,今日居然就跪在自己面前。

“没错,便是我了!”二泉春二郎见俞大猷这般表情,更是忍不住得意道:“当日我得到消息,说明国派来了什么天师,有心要将这天师擒来,一来可以羞辱明国,勒索一大笔钱,二来也长我的军威,可是没想到运气不好,功亏一篑!”

“嘿嘿嘿!”徐文长嘿嘿一笑,道:“你可知当日率军突袭你等的是谁?”

“是谁?”二泉春二郎顿时来了精神,大声道:“小人不知道那位英雄好汉是谁,只知道率领几十名将士,便敢直冲我的大阵的,定然是位英雄好汉!”

二泉春二郎膝行上前两步,恳求道:“若是阁下准了咱们投降,还请介绍这位勇士给小人认识,似这等勇士,小人大大的佩服!”

俞大猷看了一眼徐文长。

徐文长挺了挺自己的小身板,不想用力过猛,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咳咳咳,你想见的勇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完,徐文长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什么?那位勇士居然是阁下您?”二泉春二郎脸色大变。

本来他投降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选择,这一路之上,对于前面这支只知道逃跑,连头也不敢回的明军,心里虽然佩服这些人逃的够快,体力够好,可多少总是觉得这支明军一路之上只是跑,居然连回头一战的勇气也没有,心里有些鄙视。

倭寇们纵横海上,靠的便是好勇斗狠,虽然这些贼寇目无法纪,将仁义道德全都当做放屁,也最是钦佩英雄好汉,毕竟在毫无法纪的海上,战斗力强的人便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所以在二泉春二郎心里,一直十分钦佩那在覆卮山下敢于率领数十人朝着自己冲锋之人。

明军之中,似这等不畏生死,英勇敢战之人,在十余年的倭寇生涯里,二泉春二郎便没怎么见过。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心目中的勇士,居然就是眼前这看起来文风弱弱,弱不禁风的读书人。

“没错,当初率军冲锋的便是这位徐渭徐文长,他乃是我大明朝新科的状元,那是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如今更是我大明朝包天师的徒孙,是我的师兄!”

俞大猷也挺起了胸膛。

与有荣焉啊!

俞大猷只觉得自己的脸上在放光。

今天的运气实在不错,本来是抱定了必死之心的,可是没想到,居然成了这样一个局面。

“徐渭徐文长……”二泉春二郎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两个字。

在大明朝的东南劫掠这么多年了,对大明朝的事情多少有点了解,二泉春二郎知道,状元乃是明朝读书人中的魁首,只是本来,作为刀头上舔血的亡命之徒,二泉春二郎向来瞧不起什么读书人,可是没想到,今天自己居然败在了读书人的手上。

“我本是个读书人,至于什么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实在是说不上!”徐文长毕竟是个读书人,脸皮薄,对于自己这位俞师弟的吹捧还不大消受得了,赶紧摆手道:“我不过是大明朝读书人中的普通一员,有什么特别的本事,我之所以有今日,全赖恩师和师祖啊!”说完,徐文长遥遥朝着城头之上俯首一拜。

“不怕告诉你!”徐文长有些得意忘形,大声道:“你那点阴谋诡计,哪能逃得过我大明朝天师的法眼?你们两路伏兵,加上桃花岛上的倭寇,全都在我家天师的计较之内!”

“那位,莫不就是大明朝的包天师?”二泉春二郎彻底震惊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自己不是败在了计谋上,而是败在了天道上。

“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啊!小人该死啊!”二泉春二郎使劲扇着自己的耳光。

回想自己这十几年来纵横天下,无论是在海上与诸多倭寇争雄,还是在大明朝纵横南北,那是无往而不利,即便遇到了大路的明军,凭借着自己的狡猾,全部化险为夷,安全脱困,可是自从自己将主意打到了这包天师的身上,自己那是横拢地拉车,一步一个坎啊,做事就没有顺利过,更别说落到了今天这个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