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俞大猷……”
胡宗宪嚎叫的声音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响了起来。
“在!”
徐文长和与俞大猷赶紧上前来。
郁闷啊!
其实徐文长和俞大猷也知道,这支队伍根本就不堪重用!
可是有什么法子?
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胡宗宪站了起来,闭着眼睛平静了好久,才睁开眼睛道:“其余的,其余的我都不想说了!本官只问你们,那些箭呢?那三十万支箭呢?”
“启禀胡大人,我正想和您说,咱们打的是山地防守战,最重要的就是弓箭,所以咱们这些天最主要的就是练习弓箭,其余的好像是差了点!不过还是请胡大人看完了咱们弓箭的操练才好!”徐文长厚着脸皮说道。
“不,不必了!”胡宗宪只觉得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的直跳,只怕再看下去,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不,请您一定看完!”徐文长的眼睛里又有了神采。
这几天,虽然没有弓箭在手,可是在俞大猷的带领下,这些新兵们都很听话的每日练习着拉弓射箭的姿势和动作,的确已经很熟练了。
徐文长一声大吼:“操练起来!”
瞬间,一千五百名士兵跑向校场旁边,操起了弓箭。
队伍排列整齐,动作迅速,姿势也很标准。
“搭弓!”
徐文长一声大吼,举起了手。
所有人都憋足了一口气。
身为大明朝的军人,第一次真刀真枪的操练,谁也不想给人看扁了,虽然在场的都是新兵,可是大家心里的想法都是一样。
箭上弦!
徐文长握紧了拳头,大喊道:“张弓!”
“吱嘎!”
“吱嘎!”
一张张硬弓在暴力拉扯下,弓开如满月!
庄稼人,别的本事没有,谁还没有两把子力气?
这弓虽然硬,却也拉出了精气神。
“胡大帅,您看怎么样?”徐文长低下头来。
这是这些天最着重操练的项目,果然不同凡响。
徐文长很满意,便是久在战阵的俞大猷也露出了嘉许的目光。
“嗯,还成!”胡宗宪终于平静了下来,的确,姿势不错,可是胡宗宪知道,光姿势不错没用,最重要的是要射的准。
“这是侧面的姿势,现在让他们转过来给胡大帅看看正面,保证你满意!”
说完,徐文长挥舞着双手,大声喊道:“转过来一点,转过来一点,让大帅好好看看!”徐文长深知,要让胡宗宪满意,就得靠这个了!
这姿势,多帅!
这动作,多标准!
随着徐文长的招呼,整个箭阵缓缓移动,转向。
胡宗宪的脸白了。
如果只有一个人,胡宗宪丝毫不惧,胡宗宪相信,就算这箭阵中的一名新兵拿着弓箭对着自己瞄准放箭,十有八九也是射不中的。
可是现在不是一个人,不是一支箭!
而是一千五百人,一千五百支箭。
“您看,我向您保证,只要咱们乱箭齐发,不管是谁,都必死无疑!光说不练假把式,要么咱们来一次给您看看?”徐文长面露得色。
“放……放你妈的屁!”胡宗宪终于忍不住了,脏话脱口而出。
“不,不要说……”
徐文长也终于明白过来了!
可是一切都晚了!
徐文长是饱读诗书之人,为了训练这箭阵,徐文长特地从历史中寻找到了榜样。
那就是汉朝时期匈奴著名的头领冒顿单于。
传说当年冒顿单于发明了一种鸣镝,为了保证所有士兵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放箭,冒顿单于规定,凡是见到信号不放箭者,杀无赦!
徐文长觉得这法子很好,只不过没有鸣镝,所以徐文长规定的信号只有一个字!
放!
“快跑!”徐文长大喊了一声。
“轰!”
徐文长训练的不错,一千五百人都不打折扣地执行了徐文长的命令。
一千五百人一起松开了拉住弓弦的手。
一千五百支箭一起离弦飞上了半空。
半空之中,密密麻麻,如同飞蝗一般,出现了一片箭雨,朝着点将台上飞了过来。
点将台上,胡宗宪第一个蹿了出去。
动作之快,简直无与伦比。
在胡宗宪身后的,是徐文长,他一个飞扑,将胡宗宪按倒在桌子后面。
“哒哒哒哒!”
箭如飞蝗般破空而来。
点将台上哭爹喊娘声四起。
还好徐文长早就料到胡宗宪会来,在点将台上准备了桌子摆放水果茶盘。
这一刻,这几张桌子成了大家救命的盾牌。
俞大猷躲在了大鼓的后面。
大鼓被几支箭射穿,发出噗噗的响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胡宗宪颤颤巍巍地从桌子后面探出一个脑袋,头顶的官帽上还插着两支颤巍巍的羽箭。
“胡大人!”徐文长也有些蒙了。
如果不是自己准备了桌子,如果不是这些人是第一次摸到真正的弓箭,无论是准头还是力气都有很大的欠缺,导致大部分的箭还没射到点将台已经中途坠落。
那么今天的事情简直就是不堪设想啊!
大明朝历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主动进攻倭寇的战役,很有可能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而大明朝东南半壁的主要将领,更是会在这一天尽数陨落。
绝望的徐文长已经想象到了后世的史官会如何描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
出师未捷身先死!
全都被徐文长射死!
那简直就是历史的耻辱柱啊!
徐文长一把扯住胡宗宪。
“胡大人,求您听我解释!”徐文长说什么也不肯撒手。
“吱嘎!”
胡宗宪的衣摆被扯掉了。
胡宗宪头顶两只羽箭,身披半截官袍,嘴里恶狠狠地骂了一句:“滚,你这厮立刻就带着你这一千五百人给我滚!”说完掉头飞奔而去。
“天哪,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徐文长对天大哭。
“算了,兄弟,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现在胡大人说了,让你滚,那你就快滚,如果他一会回过味来了要治你的罪,那可是神仙也救不了你了!”俞大猷一把扯住徐文长,将手一招,叫道:“全员起立,背好弓箭,出发!”
一千五百人齐声响应。
俞大猷和徐文长两人失魂落魄,上了战马,一溜烟地跑出来杭州城。
出了杭州城,两人转头回望,不由得感慨万千!
世事难料,这一回二人再也没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