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第一个锦囊

归有光跟在广坤和尚的身后,两人专挑没人的地方走,七拐八拐,绕出了紫荆关。

眼见天色已晚,广坤前面埋头疾走,归有光喘着粗气在后面紧跟,不一会儿绕过一个山坡,眼前又是一座小规模要塞。

归有光不看也就算了,这一眼看过去,不由得心如死灰。

只见那城头上,数百条大汉打着火把,喊着号子,从那城墙上搬下一块块砖石来,那城墙本来已然有些破败,给这些汉子这般一弄,更是破败不堪。

火光下,一个领头的汉子左右看看,叫道:“大家加把劲儿,明儿个归有光那书呆子就来请咱们吃肉喝酒了!”

归有光借着火光看去,差点没气死过去,原来那个不是别人,正是之前他在石头寨见过的军汉。

这才是给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啊!

归有光气往上撞,心中按捺不住,就想冲出去与那厮理论,却给广坤一把拉住,连拖带拽地扯回了紫荆关中。

“哎!”归有光进了门,催头丧气,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半晌作声不得。

“嘿嘿嘿!归相公,现在你知道我家公子爷的意思了吧!”广坤苦笑了两声。

他流落江湖多年,什么人没见过,对于归有光的鄙视,早已不放在心上,再说也知道归有光虽然是个书呆子,可是他这一颗救国救民之心却是真的,只不过吃亏在读多了书,走少了路,不晓得世道人心的险恶。

“他们如此做,不怕朝廷的王法吗?不怕有人告吗?不怕蒙古人打来丢了城池,没了性命吗?”愣了半晌,归有光终于说话了。

这两天他的所闻所见,对于归有光这读圣贤书长大的书生来说,已经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人之初,性本善啊!

可是他这两天所看到的,全都是鲜廉寡耻之事。

“嘿嘿嘿,这又算得了什么?”广坤眯缝着眼睛苦笑了一声。

“这世上黑暗的事情多了去了,你那书本里写了多少忠臣孝子,这世上就有多少十恶不赦之辈,你那书上写了多少仁义礼智信,这世上就有多少坑蒙拐骗偷!你以为他们怕朝廷的王法吗?在这边关之上,朝廷的王法不过是个招牌,真正掌握大家生死的,是总兵官,是你见到的游击裴有礼!这里的总兵官叫做黄德,据说乃是当今严阁老的得意门生,以前不知有多少人上本参他,何曾摇动过他分毫?再说,他们破坏城池,也不是拆了城池,只不过要到了明年春天,让你这钦差亲眼看到这城池破败成什么模样。到时候你还不是要乖乖地将银子拿出来,请他们将早就从墙上扒下来的石条再高价卖给你!至于那蒙古人么,嘿嘿,蒙古人来了,干什么要费劲巴力的攻打这些要塞,那些蒙古人都是马队,行进的极快,只要绕过了这几座城池,前面便是天子脚下的花花之地。”

“居然可以这样……”

简直是毫无做人的底线啊!

天子脚下的花花之地……

那是无数的百姓,无数的生灵啊!

这些边关上的将领,担负着守卫大明朝的重任,可是居然为了自己一点点私利,将整个大明朝的安危置之不理!

可是到了这般境地,归有光突然发现,自己所读过的书,简直毫无用处。

所有圣贤书中闪耀的光芒,在这一刻,全都被人性的黑暗所吞没。

可是,面对这种局面,归有光只觉自己浑身酸软,没有半分力气。

“恩师,我到底该怎么办?”内心之中,归有光大声呐喊,眼角,一滴眼泪流了下来。

“归相公!你打算怎么办?”旁边广坤也叹了口气。

广坤是个假和尚,却看的真透彻。

的确,归有光是个书呆子,江湖多风波,这都是归有光所想不到,看不到的。广坤和尚看得到,然后呢!

广坤和尚会选择转头就跑,就算身后有十几二十个老弱妇孺扯住他的衣角跪地哀求,广坤和尚也不会回过头看一眼。

可是归有光不是这样的人,归有光会站住脚步,将身子挡在这些老弱妇孺的面前,以生命保卫这些人。

广坤会逃走,可是广坤和尚也会心生敬佩。

“我没法子了!实在想不到这些人如此狡诈!”归有光叹了口气,道:“一会我就修书一封,将这里所发生的事情全都一五一十的写出来,你拿了这封奏疏回京师,亲手将这奏疏交给恩师,请他代我上呈给皇上,至于我吗!”

归有光慢慢站了起来,挺直了身子,沉默半晌,道:“圣贤书虽然不能帮我修筑城墙,可是却铸就了我的魂魄,我归有光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如今身负朝廷重任,便是身死此处,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明天,我便去找裴有礼,当面拆穿他的阴谋诡计!”

“如此一来,归相公是凶多吉少了!”广坤叹了口气,正要再说,突然一拍脑袋,笑道:“归相公,你怎么忘了临来之时,我家公子给你了三个锦囊,他交待的清楚,若是来到这紫荆关,遇到难处,便拆开第一个!”

“是啊!”

归有光大喜,如同在黑暗之中看到了一丝光亮,赶紧去包袱里翻找,将那三个锦囊拿了出来。

归有光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第一个锦囊,翻来覆去看了半晌,不住皱眉。

“归相公,我家公子在锦囊里说些什么?”广坤和尚凑了过来。

“你自己看吧!”归有光神色古怪,将那锦囊中的纸条递给广坤和尚。

广坤和尚接了过来,看了两眼,也是有些神色古怪。

“公子爷说的明白,若是这裴有礼暗中作梗,阻扰归相公修筑城池,便叫相公不必再修建城池,多买些粮食来,四处施舍,又要开个赌场!”广坤也有些不解,道:“归相公,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依照锦囊行事!”

归有光来来回回踱了几步,皱眉道:“恩师居然未卜先知,提前知晓这裴有礼一定会暗中阻挠,想必定有后手!”

“我觉得也是!”广坤点点头,道:“若是按归相公所言,写一封奏疏,由我带回京师,只怕到时候,这修补城防的任务便来不及了,若是冬天过后,这蒙古人真的南侵,到时候只怕又是大明朝的一场浩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