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屁股决定脑袋

“皇上,不知今天站在皇上背后的是什么人?可是宫里的内使?”

大臣堆里,吏部尚书站了出来。

“你奶奶个腿的!”包大农心里暗骂:“你才是太监,你们全家都是太监!昨天你这厮与我在客厅里讨价还价大半个时候,差点没跪下来磕头,今天居然装作不认识老子?”

“皇上,臣知道这位乃是皇上最近敕封的帝友小包先生,可是他无官无品无级,站在陛下身后,好像不合适吧!”旁边,礼部尚书李春芳也站了出来。

包大农气的直翻白眼。

我在这站一会怎么了?碍着你们什么了?

可是一转眼,包大农明白了!

这些人是故意的,故意装作不认识自己,也就表明了这皇宫后院里摆着的两百万两白银和他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毕竟大明朝的俸禄低的令人发指,虽说这些京官大佬们收受炭敬冰敬几乎是半公开的,但这话好说不好听,若是皇帝恼火起来,要揪这些人的痛脚,说他们收受贿赂,那可是一抓一个准!

以这些人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已经是紧紧巴巴了,哪来的十万二十万两白银?

“这一位是朕的帝友!是朕要他来的!”嘉靖皇帝一句话,大家都没了动静。

本来包大农见是大家的财神爷,谁也不想没事砸自己的饭碗,眼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多话。

“户部尚书!”嘉靖皇帝轻描淡写道。

“臣在!”户部尚书欧阳必进赶紧站了出来。

户部一直是大明朝的钱袋子,只是如今这钱袋子空空如也,欧阳必进每天长吁短叹,拆了东墙补西墙,叫苦不迭。

没想到今天居然发了大财,有两百万两银子入账,顿时精气神一振。

“现在这两百万两银子,先入你户部的银库,要仔细查验!”嘉靖皇帝底气十足,继续道:“昨日西苑议事,大家各抒己见,朕觉得很好!先拨三十万两去赈济灾民,冬天了,冷了,灾民们要吃饭,也要穿衣,不能冻着饿着,叫人背后说闲话!”

嘉靖皇帝挺了挺腰杆子,有了钱腰杆子就是硬啊!

“剿灭倭寇的事情不能停!军情如火,等不得,叫胡宗宪和戚继光、俞大猷放心,户部先拨六十万两银子过去,先过了这个冬天,最好趁着倭寇人困马乏之际,再打两个胜仗!至于北方边城要塞,也的确荒废多年了,朕一直记着呢,拨四十万两银子去,好好整修整修,若是蒙古人不识相,居然敢入寇,就杀他个有来无去!”

嘉靖皇帝长长出了一口气。

自从大明朝建立以来,北边的蒙古人和南边的倭寇,就一直是大明朝的心头大患啊!

现在朝廷武备废弛,不比当年成祖之时可以开关横挑强胡了,基本上是以守势为主,但问题是守虽守得住,但实在太过被动了,这些年蒙古在俺打的带领下,着实兴旺,连连入寇,将大明朝打得丢盔卸甲,最危急的时刻都打到了北京城!

一想到这,嘉靖皇帝就生气啊!

如今这四十万两银子虽然只能修修补补,拖延时日!

只要假以时日,朕修成了仙术,成了神仙,到时候朕脚踏七彩祥云,飞到大草原之上,打开袋子,将一麻袋土豆倾斜而下,到时候你们这些蒙古人可还找得到北?

想到这里,御座上的嘉靖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如今朝天观可以继续修,过年还有花灯可以看,嘉靖皇帝的心情大好。

皇上心情好,大家跟着笑。

“最近还有哪些奏报?”嘉靖皇帝笑眯眯地看着吕芳。

“回主子万岁爷的话,年关了,各地官员都纷纷述职,吏部考核过了,这是任命的名录,只等主子看过了,就可以下诏书了!”吕芳恭恭敬敬,从身旁的一大堆奏折上面拿了一封,呈递给了嘉靖皇上。

“吏部的活儿干的不错,朕看看!”嘉靖皇帝接过奏折打开,大声读道:“甘肃凉州知府马琼,勤恳忠勇,可堪大用,拟调杭州知府!”

吕芳看了一眼严嵩。

杭州乃是个富庶繁华之地,天下的官儿哪个不是流着口水想外放到杭州去?这马琼前些日子进京,日日在严家门口守候,后来得了个空,进去给严世蕃送了大礼,这才得偿所愿。

这马琼的名字,自然是严世蕃加了进去的。

“众卿可有什么意见?”嘉靖皱着眉说道。

多少年没上朝了,嘉靖皇帝的活动范围相当有限,朝中的大臣,品级稍微低一些的,甚至十几年以来都没见过嘉靖皇帝长什么模样。

这马琼……

嘉靖皇帝想了半天,松开眉头,算了,还是不想了,估计是想不起来了。

“这人平素为人如何?杭州乃是粮赋重地,必须慎重!”嘉靖皇帝皱眉道。

严嵩一动不动,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每次到了这种时候,严嵩就会竖起耳朵仔细听,听一听到底有谁敢和自己作对。

尤其是这一次,本来他已经让严世蕃将礼单退回,可后来借钱给包家失败,加上你马琼一个劲儿地贴上来,严嵩又改变了主意。

严嵩听的很认真。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今天这件事就是一块试金石,谁敢反对,就说明与严家不是一条心。

不过严嵩还是很放心的,这朝野内外,谁不知道马琼如今是严家的人?

几十年来,皇上深居宫中,极少露面,严嵩已经获得了近乎至高的权威。

“皇上,臣以为,杭州还是财赋重地,这马琼身在凉州时,便官声不佳,当时多有弹劾他的折子,甚至据说还有当地百姓上京告御状的!”

户部尚书欧阳必进站了出来,不卑不亢,义正辞严!

“咦?”严嵩心里就是一奇。

这欧阳必进一直是个和事老,在自己面前从来都是毕恭毕敬,连话也不敢大声说一句,今天这是怎么了?

“皇上,臣也听说,这马琼在西北时,肆意搜刮,以至于民不聊生啊!似这等人,皇上应该派人严加查问,万万不可付以重任啊!”

吏部侍郎声泪俱下,大声道。

“这是要造反啊!”严嵩心里,立刻将这二人的名字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