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陶仲文的退让

包大农端着茶杯,缓缓喝了一口。

舒坦啊!

这应天府的茶叶不错!

包大农脸上的笑意刚刚露出一点点,杨越已然点头道:“我这茶,乃是江南送来的雨前龙井,最是清香淡雅不过,包公子若是喜欢,过会我便叫人送点到府上去!”言语之间,居然满是谄媚讨好的神色。

旁边气坏了郭弘经!

想不到啊,居然还有这么一出?

本来,郭弘经早已前后计算明白,便是包家的药方当真有用,那又如何?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几个最近生过天花的大麻子,到时候只要这几个人跳出来指证包家,你包家便是满身是最也说不清楚。

哪想到包家居然有登记名录?

应天府的捕快衙役们眼见大老爷在堂上坐等候着音讯,哪个敢耽搁,拿了名录自去拿人,不过一顿饭的工夫,堂下已然挤挤挨挨挤了几十号人。

“回大老爷,咱们按照名录已然拘了五十多个证人来!”一名师爷上前来,在杨越耳边说道。

“嗯!”杨越站起身来,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包大农和郭弘经,碗里的色子已然停止了转动,在场的两个人也已买定离手,接下来就是答案揭晓的时候了。

杨越来到那几十个人面前,认真仔细地看了起来。

越看,杨越就越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这五六十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可共同的地方便在于,这些人没有一个人脸上有麻子。

“看来这是真的啊!”杨越的内心里,已经在这一眨眼的工夫有了一篇底稿。

皇上敬天爱人,因此皇天降福,百姓受惠,天花恶疾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之下,已然被完全攻克。

转过身来时,杨越已是满脸堆笑,朝着包大农伸出大拇指来。

“杨大人!”郭弘经气的胡子直跳,还想说话。

“哼!”杨越顿时变了脸色,虽然郭弘经乃是陶仲文手下的大弟子,可是与自己的前途比起来,又算个屁!

再说,包家那也是有神仙的,而且眼看着便是大明神仙界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要取代陶家,不过是时间问题。

“郭高士!你身为出家人,应当与人为善,为什么凭空捕风捉影,污人清白!”杨越一甩袖子,作色怒道。

“若不是看在陶神仙面上,本官便要治你一个诬告之罪!”杨越一甩袖子,怒道:“来人,将这厮给本官轰了出去!”手下的衙役一哄而上,连拖带拽,连郭弘经的胡子也给扯断了几缕。

“你你你……”郭弘经好歹也是道门中的领袖人物,陶神仙的门下大弟子,平素里便是嘉靖皇上见了,也要给几分面子,啥时候受过这般侮辱?一时间气的连话也说不出来。

杨越转过身来,脸上已然换了一副模样,施礼道:“包公子,今天这事完全是个误会,那郭道人年纪大了,老糊涂了,还望包公子看在本官的面子上,不要追究了!”

虽然杨越已经打定主意要提前抱住包家的大腿,可官场上的事情哪有个准数?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杨越谁也不想得罪。

“既然杨大人说了,小人还有什么好说!”包大农伸手抹了抹头顶的汗珠,一股子臭鸡蛋的味道。

“看来包家的牛奶浴还是有用的啊!”杨越万分感慨,他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曾经也是想着经天纬地,救黎民于水火的,如今有这顺水推舟,人我两便的事情,他心里倒也真的高兴。

“本官这就写一道奏疏……”杨越简直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

“大人!”旁边一名书吏赶紧凑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道:“此事万万急不得,万一……”杨越顿时一个激灵,改口道:“本官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若是此事属实,必将上报朝廷!”

包大农站起身来,一脸的生无可恋,朝着杨越鞠了个躬,赶紧回家洗澡换衣服去了。

却说郭弘经给人推搡了出来,旁边看热闹的百姓齐声唾骂,在百姓心里,朝廷便是最大,如今杨大人既然已经说了包家是冤枉的,那这郭弘经自然便是坏人。

一时间,本来剩下的臭鸡蛋和刚刚分泌出来的唾沫,一起便宜了郭弘经。

郭弘经羞愤欲死,掩面疾走,急忙忙钻进了车子,逃回陶家。

下车之前,先将身上的衣衫扯破,又胡乱在脚底抹了几把泥灰在脸上,这才大哭下车,直奔中堂。

“徒……徒儿,你这是怎么了?”大堂之上,陶氏父子早在等着了,眼见郭弘经这般模样,俱是大惊。

陶家虽然并非朝廷命官,可大明朝上下,又有几个人敢如此不给面子?

“恩师啊,你一定要替弟子报仇啊!”郭弘经涕泪横流。

“哎,不用说了,肯定是没成啊!”陶仲文长长叹了一口气,心里极度的郁闷。

这不是好兆头啊,人说见一叶落而知秋,如今京师之中,自己门下的大弟子,居然搞到如此灰头土脸,这就说明,陶家的面子已经不管用了!

“包大农!我陶仲文与你势不两立!”陶仲文拍案而起,咬牙切齿。

“事到如今,我陶家与包家已然是势同水火,再也没有和好的可能了!”呆立半晌,陶仲文缓缓坐下,道:“没想到我陶仲文居然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包家!”

“儿啊!”陶仲文朝着陶世同招招手,将他叫到跟前,道:“我这里有件事,要你去办!咱们陶家,这回是栽跟头栽大了,你去收拾一下残局,将那几家浴室,全都关了吧!”

“什么?爹,难不成咱们便这么认输了吗?”陶世同急了,陶家之所以要开浴室,就是为了整治包家,若是关门歇业了,那不是认了输了吗?

“不但要关门歇业,最好将这几家浴池都卖给包家!”陶仲文缓缓道,一瞬间,陶仲文似乎老了几十岁。

“爹,不能如此啊!”陶世同急的直跳脚,他自小锦衣玉食,何尝受过如此折辱,自然不肯。

“如今要扳倒包家,已然不是我陶仲文可以做到的了!”陶仲文看了一眼陶世同,摇头道:“眼下,包家风头正盛,不可争锋啊!不如暂取守势,以待变化!虽然面子上不好看,可总有逆转的机会。”

“大公子,你就听恩师的吧!”郭弘经最了解自己这位恩师,虽说是道门中人,可睚眦必报,该下手时绝不留情。

若是今天陶仲文暴跳如雷,倒也算了,可陶仲文一阵怒火之后,居然缓缓坐倒,摆出了示弱的姿态,郭弘经知道,陶仲文已经下了最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