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包大农,简直长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本来是想浑水摸鱼,没想到居然弄假成真啊!
人说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可自己这一杆子上去,就捅下来一个大西瓜,差点没砸破了脑袋。
世事无常,出人意料啊!
不过我喜欢!
包大农举起袖子来擦了擦冒出来的鼻涕泡,眼看着苗瞎子在一脸错愕的神色中将手中的画作递了出去,换回来一锭五十两的大元宝。
皆大欢喜啊!
包大农简直太佩服自己了,这事不但来钱来的快,而且浑没半分风险,画画用的笔墨纸砚不用自己出一分一毫,卖的钱全归自己,那些出了钱买了自己画的画的山东鲁伟笑逐颜开,简直合不拢嘴。
五十两银子换一个才子大画家的名号,简直不要太合算。即便在京城之中连半张画也卖不出去也不打紧,只要这事传到自己老家去,自己立马就变成了乡贤了。到时候会有多少怀春的少女心慕自己名震京师的大画家的名头暗送秋波,投怀送抱。
简直想想就爽啊!
山东鲁伟喜滋滋地走了。
而剩下的众人则在一片错愕之中仔细回味自己今天遇到的一切。
你聪明,别人也不傻啊!
不过片刻之间,人群中多了许多交头接耳之人。
这些交头接耳之人,多则七八个,少则两三人,短暂交流之后便分散开,挤进了人群之中。
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啊!
苗瞎子寻思了半天,也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苗瞎子伸手拿起一张画来,先倒吸了一口冷气,此刻的他如同神仙附体一般,无比自信,自信到连一句废话都不肯多说。
“这张画,五十两!”苗瞎子甚至看都没看手中的画!
“什么?五十两?”人群中的看客们传出了一阵惊呼。
上面那一张画可才五两起步,这一幅画居然要五十两?
可台下那些等着交银子拿才子名头的人却个个面露微笑。
起步才五十两?
太少了吧?
反正自家的画作压根不会有人真的画银子去买,不过都是左手倒右手而已,到底多少钱买下来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而且刚才那山东鲁伟的画作,最后的成交价便是五十两!
那些等着交钱做才子的书生们都是一脸鄙夷地看了一眼那矮胖子山东鲁伟。
鲁伟正喜滋滋地顾盼得意,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沾沾自喜,看到大家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更是开心的不要不要的。
“哼!五十两,这厮到底是个商贾出身,太小家子气了!”大家都流露出一副关爱智障儿童的眼神。
“这幅画中的蒙面美人柔美异常,有西施浣纱的风采!”苗瞎子看了一眼落款,浙江人,俗话说苏湖熟,天下足,钱塘自古繁华啊!
那可是出有钱人的地方!
这一瞬间,苗瞎子的眼白里泛出了一阵自信的光芒。
这大明第一盲人书画鉴赏家的名头我要定了!他大声道:“这位钱多大官人,用的乃是上等的宣纸,笔是湖笔,墨是徽墨,砚乃是名家所制!”反正是顺嘴互吹么,这个苗瞎子最擅长不过了。
“这幅画我出一百两!”人群中有人喊道。
“二百两!”另外一头有人喊道。
“三百两!”毫不犹豫地抬价。
“五百两!”
整个场地之中,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
看出了其中名堂的人自然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是看热闹的,只怕热闹不大,眼见这么一幅画居然叫上了五百两银子,那可是几十亩上等良田的价钱啊!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了。
“咳咳咳!”人群之中,一个瘦高个站了起来,细长的身子套了一件上等丝绸的长衫,硕大的脑袋上满是红色的疙瘩。
他站起身来,一副谦虚的模样道:“多谢各位抬爱,小生乃是浙江杭州府的钱多,虽然向来在江南薄有才名,但自来少来京师,没想到京师之中也有如此识货的大家,当真是愧杀小生了,大家可不要继续抬价了哦!”说完朝着大家作了一个罗圈揖。
“没想到啊,钱多公子不但诗文做的好,画画的好,居然还是一位谦谦君子!”先叫价的那位大声夸了起来。
“哼,如此君子,如此大才,六百两,只怕还是太少了!”后面这位也是一口浙江口音,毫不犹豫地道。
十二锭五十两的大银被两个小厮抬着送到了苗瞎子的面前,苗瞎子差点激动地把黑眼珠翻出来。
这是钱啊,六百两银子啊!
这一刻,在苗瞎子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以后要誓死追随包大农,自己家这位公子爷实在是太厉害了,便是传说中的诸葛亮若是见了自家少爷也要自愧不如啊!
包大农也是一脸懵!想不到啊想不到,这世道真是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这些傻子的智商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包大农突然觉得自己有责任好好给这些傻瓜们上一课,当然收些学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钱多得意极了,五百两银子一幅画,便是当世最有名的大画家,也没有这个价钱。
今天,自己算是一战成名,而且是用了最低的成本!
很多穷人看富人们在女人身上一掷千金,花大价钱各种买买买拿下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任何人,都会觉得富人蠢得要命,有时明明是便宜货,却偏偏要出大价钱,却不知道对于富人来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才是不能忍受之痛!而所谓钱财,对于富人来说,却是最为廉价的资源。
钱多看了一眼山东鲁伟,鲁伟一脸的生无可恋。
别人说的没错,自己的确是太小架子气了,明明占得了先机,可为了爱护这点银子,以五十两银子买来了自己的画作,本来以为是以极低的价钱得到了才子的名声,可是钱多一出场,所有人都会自己钱多的画卖了六百两,至于自己画的那五十两,根本不会有任何人记得!
这一天,这一幕在包家清华池前的空地上不断上演。
才子们太多了,所有的才子都打定了一个主意,要想自己天才画家大才子的名头含金量够高,那位大明朝第一位盲人书画鉴赏家的地位就必须被无限拔高。
顿时,整个京师之中都流传着一个传说。
在包家的清华池里,有一位天生目盲的奇人,可以用鼻子来鉴赏天下画作。
一个又一个神乎其神的传说如同长了脚一样的飞奔,除了苗瞎子,还有包家的那位色艺俱佳的蒙面美人,名头之大已经隐隐有京师第一花魁的势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