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肉疼啊

肉疼啊!

包大农抱紧了钱袋子,眉头紧锁。

昨天,徐文长和归有光两个都是一副死了娘的样子,如果不是自己下了死命令,这俩人早就自作主张跑去花子庙了。

“哎!好人难当啊!好人的钱包更难当!”包大农看了看怀里的钱袋子,稍微放松了一点。

君子可欺之以方!

如果不是自己昨天天才的忽悠了徐文长和归有光一顿,自己这钱袋子就要空了!

虽说如今包家赚了大钱,可天天西山的流民们要靠自己养着,现在可倒好,又多了花子庙的那一帮人。

加起来差不多有万把人都盯着自己的钱袋子呢!

“算了算了!算我做了善事了!”包大农叹了口气,撇了撇嘴,别的不说,真要眼睁睁看着花子庙那些穷苦百姓被活活饿死,包大农还真做不出来啊!

如今包家清华池的生意好的不得了,花子庙闹天花的事情整个京师都传遍了,奔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原则,京师中人但凡有些家底的,都排着大队来包家洗澡。

看着浴池后乌泱泱的人对着嘉靖皇帝的排位诚心诚意地磕头,包大农心里觉得好笑。

嘉靖皇帝这厮,大概这辈子也没被如此多的人诚信敬意地磕头问安。

戏文要做全套,表情要给足!

每一个环节都有包家的人监督,尤其是磕头环节。

不为别的,整个流程之中,最重要也最不显眼的便是那几件破衣服了。

要想保护好自家的秘密不被发现,这几件破衣服就是关键。

很多有钱人来包家洗完澡,干脆把穿来的旧衣服扔了。

得了,废物回收利用,包大农直接叫人打包拿到西山上去,继续换来沾满了牛痘痘浆的旧衣服。

如今西山之上,那是各种混合穿搭,五颜六色,不过好在流民们只求温饱,倒也无人挑剔。

“公子爷,花子庙那边,粮食咱们还送不送?”旁边,牛五一脸疑惑。

自家这位公子爷做事,自己实在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这花子庙的买卖,怎么看怎么是个赔本买卖啊!

本来听说李时珍自告奋勇去了花子庙,牛五那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得了天花,那是九死一生!

李时珍此去,活着出来的可能性很小。

只要李时珍死在花子庙,自然不会再来找包家的麻烦了。

实在想不明白,公子爷为啥要出钱出力去帮自己的对头。

“送啊,为什么不送!”包大农简直说的咬牙切齿,虽然说是四斤杂粮掺和六斤稻糠,可那也是钱啊,那是几千张嘴啊,能吃死人的啊!

包大农望着那些乌泱泱跪拜神像和嘉靖牌位的人,心里忍不住生出一股怒火来。

这些家伙一个个肚满肠肥,为了自己这辈子爽完了下辈子爽,也不知道在那些木雕泥塑前扔了多少银子了,可若让他们拿出一文钱来帮助花子庙的百姓,只怕没一个肯的。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呸呸呸!

想到了这句话的时候,包大农居然想到了自己。

只不过!

包大农眼珠一转,将牛五叫了过来,皱眉道:“你上次说过,你的浑家是个勾栏里出来的?不知道她可会唱曲?”

牛五一愣,尴尬笑道:“公子爷,小人屋里的以前倒是唱的不错,什么小调都会的,只是她如今已然从良了,不做这卖笑的勾当了,公子爷若想听曲儿,小的这就是安排!”

“不不不!”包大农摇摇头,道:“不要旁人,今儿个晚上,你把你那浑家偷偷带进来见我!”

“呃……是!”牛五暗自叹了口气,没想到啊,真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只是没想到自家公子爷口味居然这么重!

牛五不自觉的摸了摸头顶,觉得自己的脸色有些发绿。

…………

花子庙里,李时珍的脸也正在发绿。

他转过头看了看旁边,徐文长、归有光还有庞鹿,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脸肃穆,同时绿油油的!

真是太难了!

李时珍用尽全身的力气,只听嘭的一声,然后李时珍的脸色缓和了很多。

旁边蹲着的徐文长和归有光、庞鹿等人都露出了一脸艳羡的神色。

“妈的,老子只不过是放了个屁而已!”李时珍心里骂娘,把包家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文长兄,我的腿酸了!”归有光摇摇欲坠,一副有屎拉不出来的模样。

“我也是!”徐文长也很虚弱,这杂粮加稻糠,吃下去刮嗓子,虽然感觉很饱,但是浑身无力,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拉屎也没力气。

“真是进出两难啊!”徐文长摇摇头,这时的他,很想直接站起来,潇洒的甩甩袖子离去,然而他的腿蹲的太久了,根本就站不起来啊!

一条瘦骨嶙峋的野狗摇着尾巴跑了过来,在几个人屁股后面晃悠了半天,一脸嫌弃地跑开了。

整个花子庙安静了许多,没有人再提逃跑的事情,一来是实在没力气,二来是花子庙的大部分百姓们此刻都如同李时珍等人一样,蹲在草丛里瑟瑟发抖。

“包大农,你姥姥的!”伴随着一声低沉嘶吼,李时珍终于感觉到了一丝畅快,扶着旁边的小树,摇摇晃晃站了起来。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啊!”旁边,徐文长眼前已经出现幻觉了,诗酒趁年华,那是多好的日子,他已经开始怀念在包家胡吃海塞没羞没臊的日子了。

“哪来的杜康,只有一肚子糠了!”归有光也颤抖着双腿,在徐文长和庞鹿满脸的羡慕神色里站了起来。

李时珍拄着拐杖,来到花子庙前,眼看着花子庙前排着大长队的百姓们一边骂骂咧咧的骂娘,一边将一碗一碗加了水煮完的米糠杂粮汤接到手里,狼吞虎咽吃了下去。

“别说,包大农这厮说的还没真错!”李时珍缓缓坐到椅子上,清楚明白的知道了什么叫如坐针毡!

来排队领杂粮米糠粥的,都是花子庙里最穷的那帮人,稍微家境好一些的没一个来的。

这五千斤米糠杂粮已经用了两天了,居然还剩下了三分之一,回想自己当时运粮食进来的时候,一天半就见底了。

“如果按这么来的话,再过十天,就差不多了!”李时珍抬头看了一眼太阳。

昨晚,毫无疑问,自己已经感染上了天花,十天后的太阳,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