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亲朋无一字

“李先生,您这样,值得吗?”烛光之下,庞鹿看了一眼李时珍,问道。

他是整个花子庙里最接近李时珍的人,从第一次看到李时珍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全,直闯花子庙,庞鹿就从心里佩服这个中年人。

可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庞鹿也有些迷茫了。

有些人,把自己的清白名声看的比命还重要。

可是如今,李太医居然签了四万斤粮食的接收文书,庞鹿自然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哎!”李时珍叹了口气,不过三十岁的年纪,这十几日来,李时珍仿佛苍老了几十岁。

“你觉得值得吗?”李时珍没有抬头,依然奋笔疾书,却是反问了一句。

“老实说,我觉得不值得!”庞鹿抖了抖身上的灰尘,身子靠着装粮食的麻袋,伸直了腿,舒舒服服地躺了下来,道:“不是我说,李先生!”

庞鹿从麻袋上寻到一根草棍,塞进牙齿缝里含着,嘴上含混道:“李先生这般辛苦,有谁念您一句好吗?朝廷里的那些人恨不得你死,外面那些锦衣卫的官军,也一心想着从你身上榨些油水出来,至于你李先生能不能治好这花子庙的天花恶疾,又有谁在乎?”

“您大概以为,你这般辛苦,花子庙里的百姓们必然念您的好!可是啊,我这两天走街串巷,可听到他们怎么说了,他们都说您是为了升官发财才来的,还说您贪墨了朝廷赈济的粮食。”

“哎!”李时珍又叹了口气。

他毕竟不是圣人,在受到人误解的时候也会伤心难过。

“您可能觉得虽然有人说您的坏话,不信任您,可那么多花子庙的百姓,大部分肯定都是好的!”庞鹿嘿嘿一阵冷笑,道:“李先生,不瞒您说,我觉得您还是太乐观了!老实说,这世上的事情太残酷,大多数事情不过是买卖罢了!就好像说世人都喜欢好人,可是都不喜欢做好人,为啥呢?就好像有个包子,啥是好人,就是把包子给别人吃了,这就叫好人,为啥大家都喜欢好人呢?因为大家都希望有包子吃,为啥大家都不喜欢做好人呢,因为大家都不喜欢把自己的包子给别人!突然有这么一天,有个傻子出现,推了满满一车包子,见人就给一个,你说大家能不喜欢他吗?能不说他好吗?这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的事,不用花一个大钱,不过说句好话,这买卖多划算啊!可是一旦你的包子没了,你觉得还有人会搭理你吗?”庞鹿说着说着,开始吧唧起了嘴,过了一会,发出了沉重的鼾声。

可是李时珍却再也写不下去了。

庞鹿说的每一句话都没错,都深深的击中了李时珍的内心。

如果不是庞鹿睡着了,李时珍简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庞鹿了。

是啊,自己这样做到底值得不值得呢?

自己看到的大部分人,都是一副可恶的嘴脸。

不管是那些太医院里没什么本事又想着好处占尽的同僚,还是那些满嘴甜言蜜语,客套奉承,转眼就不认人的患者。

即便是如今花子庙里这些要靠自己救命的百姓,他们真的是敬重自己吗?如果有一天,朝廷真的追究自己这四万斤粮食的事情,那时节,自己需要这些百姓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们肯为自己承担风险而站出来吗?

李时珍一点把握也没有!

抬头,遥望明月,李时珍又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海瑞。

海瑞所见所闻,莫不是肮脏官场中的勾当,可是他又是如何出淤泥而不染的呢?

以前李时珍很少思考这样的问题,可是如今明月当空,月光如水照下来,照得他心里一片雪亮,李时珍终于明白了。

海瑞所依靠,所秉持的乃是一颗恻隐之心!

那是一种发自于自己内心的情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正是这种推己及人的恻隐之心,使得海瑞无法漠视任何一个人的痛苦。

或许那些痛苦和他根本八竿子都打不着!

或者那些他所担忧关怀的人这辈子他都见不到!

这些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在海瑞的心里,时时刻刻惦记着关心着这样一些人。

“刚峰兄,明月为证,我很想你啊!”李时珍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写完了一封信,拿出信封,将信装好。

这一夜,李时珍写了几十封信,收信之人不是名臣大将,便是富商巨贾。

这些人,或者这些人最重要的亲人,都曾经是李时珍的病人,当初,是李时珍将他们一个一个从阎王手里拉了回来,当时,他们一个一个跪在李时珍的面前痛哭流涕。

现在,李时珍的要求只有一个,希望这些人买些粮食来,救济花子庙的百姓。

花子庙的百姓到底会不会在未来站出来为我李时珍说话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李时珍要对得起自己,夜深人静,扪心自问时,无愧于田地!

李时珍将信件整理好!

第二天一早,庞鹿带着信件出门去了,李时珍在门前送行。

现在最重要的甚至不是药品,而是粮食!

在坚决的隔离之下,花子庙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出现新的天花病人了。

可是这三天里,坊间的流言越来越多,越来越离奇,甚至有流言说朝廷为了防止天花扩散会一把火将整个花子庙付之一炬!

只要有粮食,一切就都好办!

可是,三天之后,李时珍到底是失望了。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三天,不要说一粒粮食,连一个字的回信都没有!

李时珍微微叹了口气,晚上,一盏灯光之下,又是彻夜奋笔疾书。

这一次,收信人变成了李时珍的各路朋友,除了不想打扰海瑞之外,其余所有能想到的朋友,李时珍全都写了一封信!

肉食者鄙,不足与谋!

可我李时珍几十年下来,还是有一些可以托付的朋友的!

虽然粮食不一定很多,可能解燃眉之急已经很不错了!

可依旧没用!

第四天晚上,李时珍已经顾不得自己的脸面了,所有他能想起的人,哪怕只是一面之缘,李时珍也写了一封信!

到了最后,李时珍闭目思索,想想自己到底还有哪个认识的人没收到自己的信。

突然,他睁开了眼睛。

“包大农!”

李时珍抬笔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