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昧因果

南柯一梦,它终究也只是梦。如果像梦中那样一路仕途,享尽荣华,虽最终树倒猢狲散,可也是不虚的一生。然而人生苦短,又有谁能像淳于棼那样及时的醒来呢?既然我们的人生无法设想,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呢?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是浑浑噩噩,不谙世事,过一天算一天,他不会在一天的任何时候思考他人生的意义,他该吃吃,该喝喝,该发脾气发脾气,该献殷勤献殷勤,他也有理想,可那理想无非也是如南柯梦那般虚无缥缈,但这不妨碍他做梦时候的喜悦,梦醒了,继续做牛做马,继续搬砖。第二种人是他每天都会审视自己,每走一步都要纠结一下,这一步迈出去会不会给我带来好运,会不会将我引向深渊,步步艰难,患得患失。最终,好事也没像他想象的那么好,坏事也没坏到哪里去,而他,整天就只会提心吊胆,辗转反侧,白白耗费了许多精神。第一种人,不知道因果;第二种人,想改变因果。

人这一辈子,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能做成什么样的事,答案就在你的左右,就是你周围的这些人和事。然后,就是你的认知。这句话并非故弄玄虚,而且谁也无法告诉你准确的答案,因为那是道。道不可道。我们只需记住这十六个字:承认因果,不住因果,因因循果,承受因果。所有的因果都起始于起心动念之间,因起心动念而生事,事都是矛盾的综合体,通过矛盾的不断演化而推进一件事的进展,最终发展到一个一个的阶段,我们称之为果。这件事情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了,并不代表它就结束了,它有可能还在加速演进中,并在演进中去结那个它应该结出的果。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英国,崛起于欧洲,却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伟大复兴。佛教兴起于尼泊尔,兴盛于印度,却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称为了我们的本土宗教。

所有事情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和我们每个人的心念有关系。所谓起心动念,是指由认知和观念为基础,由当时当地所具备的条件为牵引,所发生的我们推动事物向前进的动力。归根到底,还是与人的心念有很大关系。因此,一个人内心的坚毅程度决定了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是否会偏离,是否会不受控制,是否会出离大家的期望。而这个人内心的坚毅程度又取决度他对因果的认知。比如我们要对一件事情发表看法,一个刚刚听说这件事情的人肯定不如已经与这件事情相处一段时间的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来的全面和准确,当然后者的观点并不一定都是对的。这个时候,前一个人第一位要做的,不是发表看法,而是倾听或者干脆去调查这件事情。不能因为我们在处理其它事情上的经验丰富,在接触到事情的一开始,就给它的发展指出道路,就要夺取对这件事情的控制权。在没有对事情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前,就对它妄下论断,甚至要住到事情发展的做法,是愚蠢的。

我们在与自己有非常紧密联系的事情上面,会将自己陷到事情里面去,无法自拔,失去判断能力。因为,我们将自己也作为矛盾的一个方面了。将自己作为了矛盾的一个方面,那自然就要寻找出我们的对立面,后面要发生的,就是我们要攻击与我对立的那些条件,最终导致对这件事情的发生和走向的判断失去理智,由此而做出的判断都是不符合因果律的判断。那么,如何才能在深陷其中的时候还能做出合乎因果的判断呢。让我们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得病了。从我们起心动念要到医院去检查开始,这件事情就开始了,我们首先会觉得身体的那个部位不舒服,进而去检查。我们在没有完全了解我们的病情之前,不要去做很多猜想,因为通过不专业的判断来和医生交流时会对医生的判断产生误导。在得到医生对于我们病情的专业判断之后,如果是大病,那么就要了解这个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前景和治理成本等方方面面。在做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分析相关的人和事,相关的人都有谁,首先是我们的几代人的亲人,然后是我们的朋友和同事,我的病对于他们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花大的代价去治疗,这个成本对于各方面都能接受,那么就去治疗;如果治疗的前景很渺茫,而治疗的代价又会导致一个比我的逝去更严重的后果,那么就不要去花大代价治疗。当然这样的判断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的主体是我个人,矛盾的多方面就是和我有直接关系的人们。这个时候,主要矛盾要做出决定,这个决定只能我自己来做。那么,这个过程中的次要矛盾就完全不理不睬了吗,不是的,为了每个方面都能心安理得的活下去,作为矛盾主体的我,要接受一部分的治疗,但这部分治疗的前提并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猛药,而是如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的生活质量尽量的高。你会说,我的想法和做法太过于消极了,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能治理我的病的医院、医生甚至是偏方。这个所谓的办法,实际上并不究竟。我当然可以花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情,但我的条件不允许我这样做,我的求生的心太重,会将这件事情牵涉进无尽的烦恼之中,让和我有关系的所有的人都不得安生。真真是活的不能好活,死的又不得好死。也许有人说,那有什么的,一个人的生命是大过天的,让别人为难一下,你就重获新生了。其实这句话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从一开始我对自己病情的了解,就知道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并不会获得新生;第二,凡事超出了我们自己所具备能力的事情,都会引出一连串的意想不到的事情,且不论超出我们能力的事情是否能做成,仅就这并不是我们所具备的条件这一点,就要将之否定掉。

生死由命,并不是一句迷信的话,这里的命是我们站在对自己清楚的判断和对我们所具备的条件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以不昧因果的认知,所做出的符合规律的判断。这个判断不带有感情色彩。只有这个判断正确了,才能照顾到所有人的感情。

以上我们举出的例子,应该算是“人生大事”了吧。其余的事情,如果都能照此办理,那么我们和我们周边的人,就都会活的潇洒,活的自由,进而赢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