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歌舞也已经演唱完毕,暮色已深,刚解除了禁足的大皇子前来拜谒贵妃,并传皇帝的旨意让众女眷去前殿赏月。
能与天子同堂赏月,这可是莫大福分,诸位贵妇小姐们也都乐开了花,席间各夫人当然和自家大人同列前殿大席,阁中小姐便列席于殿侧竹帘之后。
前殿的大席果真盛大,期间不止夜光琉璃,珍馐百味,只美酒便有数十种,佐以各式菜肴,回味无穷。
酒酣之时,又有歌舞助兴,江南清弹接着是河西水袖,轻盈绿腰过后是妖娆胡姬,真真是眼花耳热,应接不暇。
觥筹交错之间,品一品南国进贡而来的糕点,尝一尝西域送来的瓜果,好不舒服。
一曲红袖添香舞之后,这场宴会达到了高潮。
正在此时,席间有一个番邦女子站起身来,她金发碧眼,面容白皙,身材高挑,说是来自波斯国的使者,是波斯国的公主。
番邦女子性格热情奔放,异域女子的容貌,再加上她本人身着中原服饰,便有种说不出的风情。让人更为称道的是她对中原文化十分向往,谈吐之间显示着她深谙国学之道。
那番邦女子弹得一手好琵琶,她的十面埋伏弹的颇有意趣。
在一曲终了后,她以十分流利的汉话说道“皇帝陛下,艾绮丝一直敬仰天朝上邦文化,源流绵长,这次来到长安,见到天朝京都繁华,艾绮丝实在倾心不已。艾绮丝初来长安不久,便听闻皇家子弟各个文采斐然,聪慧贤德。艾绮丝虽是小邦公主,却也想以沙砾试珠玉,见见天朝公主殿下,讨教一二。”
皇帝哈哈一笑“艾绮丝公主,朕的几个女儿都不成器,怕是当不起这个珠玉,讨教更不用了。”
“皇帝陛下,艾绮丝只是想见识天朝文明博大,请陛下成全。艾绮丝本次也带来了礼物。”说着一个内使抱着一个托盘出现在众人面前,托盘上面是一张折叠的硬纸,“这是我波斯金丝蚕,每只金丝蚕吐出丝线可达万尺长,而且这金蚕丝极具韧性,可织就上好的丝绸。”
艾绮丝说完时已经满堂噤声,皇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是他的眼中却闪烁着光芒。
艾绮丝见皇帝没说话,她便继续说道“若是天朝公主愿意以天朝文化传授于我,助我教化臣民,艾绮丝愿意将金丝蚕子赠予天朝并传授养殖之法。”
皇帝低眸思忖片刻道“好,既然公主想学习天朝文化,教化臣民,朕自当支持,这更是我朝文化远播异域四邦的机会,不知公主准备如何讨教朕的女儿们。”皇帝脸上洋溢着热情,展现着天朝君主该有的气度,不过大家却心知肚明,皇帝是为了这金蚕丝。
“多谢天朝皇帝陛下,艾绮丝第一仰慕的便是天朝的乐理,听闻天朝有一曲“广陵止息”乃是旷世之曲,艾绮丝也曾研弹,其中晦涩还请天朝公主指正。”艾绮丝说的诚恳,确实也做不得假,《广陵散》为天下名曲由来已久,其作者为谁已不可考,但其名声却经久不衰,自然有它的魅力。
“皇儿,有谁愿意与艾绮丝公主对弹一首?”皇帝的话自然是说与帘后的永穗和栎华二人的。
小苏是乐的看热闹,广陵散她自然知道难学难懂,实际上对于小苏来说什么曲子都很难学,她本人是很喜欢这首曲子的,其中饱含勇士的决然之气,义士的浩然之气,烈士的凛然之气,可是学不会小苏也没办法。
夫子曾在太学教过这首曲子,其中以栎华最佳,小苏最次。
永穗和小苏自然撺掇着栎华上台,栎华虽平素胆小,但毕竟经历过大场面,这种关键时候正是她彰显大国公主气度的时刻。
“父皇,儿臣栎华愿意与艾绮丝公主一同演奏这首旷世名曲。”栎华大大方方的站起来朗声说道。
“好,栎华,你便与艾绮丝公主切磋切磋。”皇帝笑的很爽朗自信。
“是,父皇。”栎华转而对艾绮丝说道“艾绮丝公主,请赐教了。咱们初次相遇,若是合奏琴曲必然多有不谐之处,恐有损在座各位中秋赏月的雅兴,要是再污了这千古名曲更是莫大罪过,若各自弹奏,一曲重弹,听着难免疲惫,不若艾绮丝公主先弹前半部分,栎华接后半部分,公主可随时停音。”
栎华说的头头是道,小苏和永穗一脸敬意的看着栎华,连连竖着大拇指。堂上文武大臣,帘后众多女眷都连连点头赞许,皇帝更是满脸的笑意。
琴声悠悠传出,小苏不得不佩服艾绮丝,一个番邦女子能将广陵散研习到这种地步确实不错,起码比自己要强很多。
众人正听的认真琴声忽然一转,从竹帘后传出,期间衔接恰当已臻完美,若非两处声源不同,真的都分辨不出来,已经换人弹奏了。
小苏和永穗对视一笑,脸上满是得意。凡是听过广陵散的人都知道艾绮丝下手绝对狠辣,她停止的音是广陵散中最低音,若无前序铺垫,一般人绝对弹不出来。
夫子曾在太学教过这首曲子的精髓“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其中低音的转折便是难点。
悠悠的琴声勾起了小苏对夫子的记忆,太学之中夫子亲弹过一曲广陵散,弹后夫子说道“琴音发自于内心,从一个人的琴声中便能体会到一个人的心境。这曲广陵散从乱世中诞生,融有兵戈之音,流传千年,本已失传,是我广陵韩氏汇集数代人的智慧和心血修复而来的,老夫惭愧却也只能习得皮毛,一直无法领会其中的决然之气。”
夫子学贯古今,一代文宗,却也不能领会,小苏自然而然就直接放弃了。不过在夫子的冰脸威逼之下小苏还是勉强弹了一遍。小苏弹完之后夫子久久没有说话,直到末了他才说了一句“天公造物多奇心,天公造物多异心。”
小苏后来才从栎华口中得知,原来自己的曲子音符虽然对的上,但是弹奏的技法和表达的意境可以说毫无章法,小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然会差到让一代文宗也找不出词藻评价。
时隔多日小苏再次听到这首曲子,当日的夫子已经远走山水之间,他说的话还言犹在耳。
大皇子陈永稷弹奏后,夫子评价说他兼具浩然之气与凛然之气,若他日为君能正天下风气,为臣可振朝纲不辍。小苏觉得夫子说的很准,大皇子能为心中正义直面君父,确实是个正派的人。
二皇子陈永靖夫子评价说他金戈之声太盛,心中郁结太深,决然之气太过。
三皇子陈永烨夫子评价他转音过于频繁,陷于技法,无凛然之气。
夫子说永穗是个十足的义士,修养浩然之气很好。最有趣的是夫子说陈永瑭缺失浩然之气,小苏很长一段时间都嘲笑陈永瑭说他是因为经常流连花舫勾栏所致。
至于栎华,夫子评价为浑然一体,三音天成。时至今日,小苏今天也方才真的相信夫子所言有理。
若是让小苏评判,小苏肯定判定栎华胜过艾绮丝,但即便如此,小苏也不得不承认艾绮丝弹得也很不错。
一曲终了堂上一众饱学之士无一人出声。这是来自一个泱泱大国的气度和自信,在他们看来栎华公主琴技冠绝天下乃是天朝公主该有的样子,无需刻意喝彩。在天朝的国度,天朝的臣民更不会有意让一个番邦公主难堪。
“艾绮丝公主琴艺高绝,栎华不敢以胜者自居,不若此番算是平手。”栎华很爽朗的说道“艾绮丝公主将金丝蚕留下,我朝也必有重礼回馈。”
艾绮丝素来要强,自然不会同意,“尊敬的天朝公主殿下,天朝皇帝陛下,既然未分高下,我们不妨再比一场,都言天朝以军武立国,君子有射艺,今日便再比一场射艺如何,若是艾绮丝败了,便留在京师亲手培育金丝蚕,直至金蚕结茧。”
艾绮丝如此要求也不算过分,但她步步紧逼,惹得皇帝不太高兴。
皇帝冷哼一声,“艾绮丝公主很有自信。”
小苏忽然觉得皇帝说的话有些模糊,“太过自信是指对自己的金丝蚕太过自信,还是对自己的射艺太过自信,皇帝的意思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呢?”小苏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