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更新理论与操作实践
- 曲建 罗宇 刘祥
- 741字
- 2020-06-25 06:53:22
(二)我国城市更新理论研究的现状
我国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是通过西方国家的基本理论思想演变而来的。国内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学者关于城市更新的理论专著,如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尼格尔?泰勒撰写的《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等,这些作品使我国学者的视野得到了全面扩展。
在吸收国外理论的同时,国内的学者也在进行着新的努力,并且在很多领域均已取得进展。早期的城市更新研究以理论脉络梳理居多。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主要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针对老城区的旧城改造。改革开放之后,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城市更新受到了较大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旧城改造、更新问题日益突出。在当时的背景下,城市更新研究以建筑学视角居多,以对城市中的旧居住区、工业区的更新为研究重点。随着社会学、经济学的导入,城市更新的研究在社区更新、产业经济与文化创意等方面逐步形成新的热点。
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期,吴良镛就在其研究中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有机更新”原理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城市发展的引导观念的一种优化。该理论提出之后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比如在2000年,方可在《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一文中对北京市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更新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根本上就是对“有机更新”理论的优化。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更新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吴明伟等提出我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我国的城市更新更加能够体现出中国特色。阳建强提出要从宏观层面对城市更新进行全面把握,在这一基础上给出全新的城市更新计划。陈秉钊认为应该站在系统论的层面研究城市更新,以便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要素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进行全面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