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泾安

一行人按照路线穿过峡谷关隘,西行抵达眉州地界,车马劳顿,在官道驿馆停下稍作休整。

辛夷:“公子,信。”

忘忧接过信,打开,信上写道:“泾安局起,前路勿返。”

沉香:“这已经是第几封了?看来离公子还不放心。公子与卿桑公子此行,真能寻到雪天明吗?”

忘忧:“事在人为。”

沉香:“那月姑娘呢?月姑娘就这样被蒙在鼓里,这不公平!那卿桑公子也真是,竟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日日朝夕相处,若月姑娘发现,公子要如何解释?”

忘忧:“此事我自会澄清。我已经配好药,给卿桑公子送过去。”

沉香:“是。”

……

几天后,将离收到回信,得知几人已经在梨州绕道,随后离开歧城。

……

歧城以北,泾安侯府。

泾安是歧城北方一座富庶的城池,乃是当年一位皇室公主的封地。公主成婚之后便迁入泾安,而公主的驸马,一位亡国的皇子,被齐越俘虏成亲。现如今,公主府变成了泾安侯府,由一位年近五十的后人继承爵位,这位泾侯爷一心复国,为此图谋多年。泾侯爷一早就拉拢灵雀阁,与灵雀阁一明一暗,共谋大业。

这些年江湖势力不断渗入朝堂,对掌权者而言绝对是致命的威胁,而对泾安侯府来说却是一股不小的助力。那位亡国皇子的后代皆冠楚姓,朝堂之中根本无人怀疑这位静候的野心,毕竟皇家势力早已根深蒂固,各人高枕无忧。

“天下凰者,大业必成!”

清风馆那位馆主正在和侯府的一干人等讨论将离的谋划。泾侯爷原本还愁发兵没有噱头,会被当成乱臣贼子不得民心支持,如今有了这位“天下凰者”正好将计就计。其实,这些谣言都是灵雀阁散播出去的。灵雀阁近来煽动了北方不少势力,滋生事端,各国之间摩擦不断。齐越正处理着那些纷争,商榷如何稳定边疆局势,出了这样的天象和传言,势必焦头烂额。泾侯爷正好乘其不备,一举攻进皇城,擒捉了皇帝,改朝换代。

“秒啊,阁下这招真是秒啊,本候真是自叹不及,将来本候坐稳这江山,定不会忘记阁下的功劳。”

将离坐在一旁,并不接话,都由清风馆馆主应付着。侯府大殿内,除了他们几人,还有泾侯爷的十多位谋士和亲信。

“北方那边的动静再闹大些,最好将战火引到苍丘城。”一位谋士这样说,“最好将苍丘城附近的屯兵都吸引过去,守备一空,到时候侯爷即可集结轻骑。”

泾侯爷点了点头。

“还有,草原上崦之和邗海历史冲突不断,不如利用一下这两股势力?”另一个谋士说,“趁乱之际,咱们正好发兵南下直入皇城。”谋士顺势做了一个挥手的姿势,言辞越是激动。

“好计策!”静候捋了捋胡须,又对卿桑说:“依阁下看,咱们下一步是不是该在皇城施兵布阵了。”

清风馆主说:“我们的势力只负责在城中制造暴乱,处理皇城的卫兵,其余的事不会参与。”

泾侯爷拱手称谢:“有劳阁下了。”

其余谋士相视点头肯定,其中一人接着说:“到时候,咱们的兵力就埋伏在城外桃林,待城中起事后便以清君侧,镇压暴乱为由,挥兵进城,直捣皇城。”

“正是,东宫孱弱,是生是死,还不是侯爷说了算。”

众人商量着,只等北方成事了,随时便可实施这最后一步计划。一场阴谋正在北方草原秘密进行,皇城深处对边关的风吹草动尚不知情,正忙着为太子入朝庆贺着,那位太子因出生身上有疾至今尚未参与朝政,泾侯爷乐得高枕无忧。

在泾安议完事,将离回到歧城。

琅嬛阁下,那位红衣公子再次登门拜访,春风得意,苍术将人带到门口,不再进去,而是对里面的人吩咐道:“带这位公子上楼。”

“公子请跟我来。”

将离踏进了门槛,跟着里面的人上了楼去。

云阁大厅,老阁主正襟危坐,长须白发,身侧是一盘残局。

将离:“百里先生,您老人家终于肯相见了。”

老阁主:“小子,泾安侯府一局,你以为天衣无缝,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将离无状地倒靠在椅子上,倒了一杯茶,直到茶饮完,才慢条斯理道:“这不正是百里先生与义父所求吗?棋局已经布下,执棋者如今倒怪起棋子无能,是何道理?”

老阁主忠告道:“来日莫要后悔。”

将离:“棋盘厮杀,死亡难免,不然怎能分出胜负?”

老阁主:“罢了,泾安侯府此局,琅嬛阁相助便是,何须将这盛世太平搅得天翻地覆?待老夫斡旋一二,城防守备将听令于你,其余恕老夫无能为力。”

将离:“罗藏山都未过问,百里先生计较什么?病根不除,沉疴难消。治人如此,治世亦当如此,至于过程,何必过分拘泥?”

老阁主顿了顿,若非将离此人手段狠绝,为达目的心无旁骛,定对他有两分刮目相看。对比卿桑,天性纯善,处事顾全大局。兄弟两人行事风格截然相反,他日皇位相争,输赢已定。

“小子,你有手段!”

“罗藏山可不是桃源居,晚辈学不来那亲亲爱人之态。对了,义父他老人家已经闭关,百里先生就再别去打扰。这些鸟儿叽叽喳喳,还请百里先生放归山林。”

老阁主:“你还知道什么?”

“雪天明,天山雪,斗转星移,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齐越先皇所炼长生丹方缺的就是它。如果猜的没错,义父他老人家闭关修炼之术,乃是长生诀。”

老阁主默认。

将离笑道:“除了长生不老,晚辈还想斗胆一问,百里先生,神女峰到底有什么?”

“……”

听罢,老阁主转过身去,“老夫不知你在说什么!”

将离:“不知,还是有意隐瞒?先生别忘了,我长于罗藏山,花海林溪,沼泽绝嶂,山涧滩涂……,每个犄角旮旯我都转了个遍,翻出些什么秘事,当然轻而易举。这次来琅嬛阁,除了为泾安侯府,也是想亲自向百里先生求证,您与我义父师兄弟二人,还有川谷老先生,所守护的究竟是什么?竟不惜以一条又一条性命为代价?”

老阁主愤怒道:“小子,你现在还不是灵雀阁之主,没有资格过问!”随即恢复如常,“你已自身难保,何必再枉费心机!”

将离讥笑道:“你们就是算到了,唯有雪天明现世,才能解相思引。一代又一代灵雀阁继承者,要继任阁主之位,就必须种下相思引,我们都成了你师兄弟二人的工具。百里先生,试问琅嬛阁自诩以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为己任,为何却视人命为草芥?”

老阁主面不改色,即使内心深处纠生矛盾,所行之道是对是错,亦非第一次思索,于是驳回道:“老夫懒得辩白,也不需向你解释。”

“算了算了。”

将离看了一眼那盘残局,目光穿过窗棂望向天外,解不开残局,就如同云雀二阁背后之局,风起,卷起千堆绿叶,桃林已经结果。

“反正我家娘子很快就会回来。”

老阁主:“世上之事,事与愿违,不在一二。小子,老夫奉劝你一句,兰因絮果,终将是镜中花,水中月。”

将离微微皱眉,不屑置辩,“谢百里先生相见,告辞。”

于是离开琅嬛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