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兹拉·庞德:旋涡中的美国诗人及其“力”的追寻在线阅读
会员

伊兹拉·庞德:旋涡中的美国诗人及其“力”的追寻

魏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6.1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7 17:49:03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如何综合评价美国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他是诗人还是罪人?如何把握他在文学、艺术、经济、政治,东方、西方,历史、现实间游走跨界的内在驱动?本书关注作为“诗人”的庞德,也直面作为“罪人”的庞德。无论如何,如此矛盾的转向与身份真实而长久地系于其一身。他与20世纪初西方现代视觉艺术的互动,特别是为英国旋涡主义艺术进行理论建树时提出的关键词ENERGY(力/能量)为本书提供了灵感与起点。于是,从庞德与西方现代视觉艺术、庞德与中国、庞德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三方面话题展开,本书通过展现这位“旋涡中的美国诗人”一生连贯而持续的对“力”的追寻,把握一种相对确定而稳固的思想内核,从他的诗歌创作、诗学思想和现实行动的关联中抽绎出内在逻辑,从而尝试达成对其全面综合式的研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生活政治为中心探讨新世纪小说的现代性新质,以个人在后传统社会追求自我实现时遭遇的问题为核心议题,试图在当代文学七十年的整体性视野中,为新世纪小说的新质研究提供一种理论视角。新世纪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从不同侧面揭示出解放的个人在生活方式选择中内蕴的政治意味,重返传统与自然是脱域的个人在后传统社会重新获得道德源泉的重要途径。从生活政治出发,可以发现新世纪小说被忽略的思想深度,有助
    李雪梅文学22.1万字
  • 会员
    暴力素未以负面形象出现于公众或读者视野中,但是,这一局面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小说创作中得到改观。本书以时间为经,以社会历史及文化心理为维、以小说创作为切入点、以典型小说暴力叙事文本及作家作为解读的基本对象,告诉读者“暴力”如何担转自己过去的固有形象,化丑为美或富美于丑。暴力不只是事件,还是一种方法、一种观念、一种价值。从过去小说创作中的配角、反面形象的“标配”到如今文本表现的主体,中性乃至被
    周建华文学24.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刘向刘歆父子学术活动为线索、以始于汉成帝河平三年的“领校中五经秘书”工作为中心,探索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西汉学术、政治演变与这次校书工作的关系,论述了刘氏父子校书的意义及其与西汉中后期文学演进的关系。本书探讨了刘氏父子校书中对文学文献整理、对雅俗文艺的态度及其呈现的宗经文学观念,深入探究了西汉中后期赋的创作及赋论的变化,讨论了西汉中后期奏议文风、说理文的新变等问题。
    陈丽平文学19.7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以文献汇编的形式呈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美国文学。上编全文收录了10篇从不同维度综论美国文学的文章,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段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的基本判断。下编节录了鲁迅、梁实秋、施蛰存、杨昌溪等60位不同政治和审美倾向的文人论述美国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字,便于呈现中国接受美国文学的多元图景。
    张宝林 尹雯主编文学25.5万字
  • 会员
    当代西方文论扬弃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定式,重视边缘话语,彰显诗学正义,拓展了空间理论与文化媒介研究领域,充盈着语境交叠与观念流转的理论旨趣。本书以跨语境眼光审视当代西方文论星罗棋布的话语星丛,重点论述其主要范式转向、理论代表人物、重要学术话语和对话关系,注重理论话语与文学批评实践的结合,凸显了对西方文论范式转向及其中国化问题的反思,有助于激活新的学术思考与话语实践,促进当代语境的文艺理论建设。
    麦永雄文学29.4万字
  • 会员
    五四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代,亦是知识分子流动的高频期。浙籍作家打破安土重迁传统,上承近代出都入洋的余绪,下引五四流动新风,成为新文坛的一支劲旅。本书从地域与城市空间维度,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与文化学等方法,深入阐述浙籍作家城市流动的历史成因、地缘条件与现代特征,详细描画行路图,展示从一地到他地、出走与倦游、独行与聚合的动态轨迹,厘清城市流动与古代游方、漂泊流浪、战争流离的区别。本书重点探究
    王传习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杨义先生的论文集,包括杨义先生对部级干部讲的《重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及关于《论语》、诸子、李杜、苏轼方面的新稿等,是对杨义先生一向主张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理念的深入和发展。
    杨义文学33.4万字
  • 会员
    文学是有它特殊的语言结构的,在语言内部,在语音、语形、语义、语蕴,以及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在这些层面或构成之间,含寓着对立又维持着平衡。同时不应忽视的另一方面是,在语言外部:语境、体裁、现实、人生、历史、文化等等,它们会形成某种“压力”,强化语言结构的张力,即便是普通的语言结构,也会因此产生特殊的艺术功能。这本书前半部分,探讨的是文学的特殊的语言结构,后半部分所探讨的,是语言结
    金健人文学20.7万字
  • 会员
    本书对中国现代小说市镇叙事进行专题研究。作者分别从中同现代小说市镇叙事中的疾病叙事、死亡叙事、欲望叙事、权力叙事、左翼叙事、仪式叙事、“异化”现象、“水”意象、叙事技巧、女性形象等方面着手,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市镇叙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中国现代市镇文学”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通过提出“中国现代市镇文学”这一概念,突破了以往文学史著作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乡
    邱诗越文学1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