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叙述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不可靠叙述研究

陈志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18.6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19:28:34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不可靠叙述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叙事理论研究中一个前沿学术命题。本书以不可靠叙述为研究对象,这一研究对象的确立主要基于20世纪文学实践和叙事理论发展的整体现状。本书将不可靠叙述置于整个叙事传统的发展中,从考察可靠叙述向不可靠叙述转化的原因入手,揭示不可靠叙述生成的原因,厘清不可靠叙述理论的发生发展脉络,明确不可靠叙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从类型研究、形成机制、艺术效果切入,对不可靠叙述进行多维度探究,进而将研究视界拓展到叙事伦理之中,提出了“五维度叙事伦理分析法”,通过对反讽型和含混型不可靠叙述文本的分析,打通由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的研究路径,从而推进对于不可靠叙述的研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志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为核心,旨在将1949年以来的中国小说文本置于与佛教文化关系的发展脉络中,考察佛教故事原型、基本观念、话语表达方式对故事本体的塑形及小说精神内涵的生发;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体例、时间及空间结构的创设意义;对特定意象、意境及语言表达方式的生成与开掘等。通过将中国当代小说与佛教文化的关系放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中梳理,突破了前人指证性的研究和作家作品个案研究,深化和
    褚云侠文学20.3万字
  • 会员
    本著系统性研究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以及它在当代文论变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涉及文学本质论等当代文论基本问题、文化研究转向等前沿性理论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问题、当代文论学科反思与理论重建问题等方面的观念嬗变与创新的理论探讨。
    赖大仁文学36.7万字
  • 会员
    本書力圖結合個案論析與整體研究、兼顧歷時性的梳理與共時性的比較,來進一步深化對北宋中后期詩歌流變的研究。本書選定該時期文人學佛與詩歌流變之關係為研究對象,從分析詩歌中所運用的佛教典故、所藉用的佛教術語入手,結合當時文人與佛教關係的考察,尋繹文人接受佛學思想的邏輯順序及其佛學思想體系的構建生成,並通過解析該時期士大夫知識構成及演變之特點,深化對該時期詩歌流變原因及過程的研究。具體結構上,本書主要通過
    左志南文学31.7万字
  • 会员
    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西方童话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童话的发展与西方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本书主要从接受研究的角度,论述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历时接受过程及其对中国童话的多元影响,具体分析了西方童话文体的独立和经典作品的生成、“五四”前后中国对西方童话的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新时期中西童话的交融发展等问题。
    申利锋文学18.7万字
  • 会员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书试图将自由主义文学放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考察它在40年代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它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如何调整作家、文学与社会、时代乃至国族之间的关系。本书试图超越文学与政治二元对立的观点,用历史的、审美的立场厘清40年代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政治理想,辨析自由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等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40年代自由主义
    王俊文学22.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建构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性理论体系,并以此阐释满都麦、南永前、张泽忠和阿库乌雾四位作家和诗人的文本,不仅概括了多民族作家创作的经验,而且衍入地域文化阐释和文化人格建构的义域,指涉中国古典文论与文艺学、叙述学及文艺心理学的融通和互渗,从本土化的意义上尝试中西文化的结合。本书的理论价值:(一)描述了从本体到主体、到客体对象乃至文化文本的哲学进程;(二)解构了张扬矛盾冲突、
    马明奎文学38.2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研究,把叙事看作言语行为,发挥了奥斯汀语言对世界建构性的观点,考察文本话语对故事和读者的建构功能,提出了叙事述行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对故事的构建作用,从故事的诸要素和文本语言形式两方面,探讨了话语如何构建故事世界,突出了文本内的故事世界与文本外的现实世界的不同。密切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和叙事研究的内在关联性,以叙事转向为背景探讨叙事述行在经典叙
    谢龙新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美国生态批评第一波和第二波浪潮进行历时梳理,提取出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基础性范畴——“环境”,进而以小说、诗歌、戏剧、非虚构作品中的“显性/隐性环境文本”建构美国少数族裔“环境文本库”,从中选取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从“环境与地”“环境与性别”“环境与国界”等维度,全面系统地发掘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的生态思想。
    石平萍 蔡霞文学23.1万字
  • 会员
    平成年代的日本社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危机,维系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道德伦理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裂变和转型。本书立足于转型期的平成社会,依据文学所承载的文化建设功能,利用代表日本当代文学律动的芥川奖这一平台,将各自书写的、相互独立的30位获奖女作家的30部获奖作品聚焦在“价值取向”这一主题下,对日本社会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获奖女作家文本世界的现实书写,围绕迷失中的问题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探索、
    王玉英等文学4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