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民间借贷危机的内在机理及治理路径与对策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新常态下民间借贷危机的内在机理及治理路径与对策研究

肖韶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经济学理论17.5万字

更新时间:2024-05-21 15:56:00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自2010年以来,随着“新非公36条”的颁布与司法的松绑,我国民间借贷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民间借贷的风波与危机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开始后几乎就从未消停过,直到2020年P2P完全清零之后,民间借贷所引发的风潮、风波和危机才真正消停。综观我国民间借贷的历史,从未出现过如过去10年那样影响如此广、涉众群体那么多、借贷规模那么大、引发恶性事件那么频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民间借贷发展的经济社会以及法律政策等背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长期的金融抑制既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又造成居民家庭投资渠道缺乏;与此同时政策的鼓励与司法的松绑极大地推动着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二是因为民间借贷在超常规发展的同时,监管却未能及时跟上;传统声誉约束机制失效的同时未能构建新的诚信约束机制与违约惩戒机制;民间借贷发展政策的不稳定与不完善等正式制度不足所引发的风险;以及类金融机构盲目追求业务而忽视项目风险控制或机构本身风控能力与手段就欠缺;出借人的风险意识薄弱、盲从效应与刚性兑付预期;民间借贷的借款项目绝大多数就是高风险项目;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与庞氏骗局等非正式制度性不足所所引发的风险,二者导致民间借贷风险不断攀升,引发各类民间借贷风波与危机的不断爆发,造成经济金融以及社会冲击波,引发地方不稳定。因此,我们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地的民间借贷及民间借贷危机的深入梳理,同时主动积极参与到地方民间借贷危机处理过程,以此更深入地研究民间借贷,研究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危机的传染与扩散,危机的处理机制,危机的理论模型以及危机的实证分析等。最终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为其危机爆发后的高效及时应对;以及最终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稳定地方经济提供宝贵意见和对策。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肖韶峰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政治经济学季刊》创办于2018年,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密切跟踪国际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进展,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突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经验总结的研究重点,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提供学术交流与整合平台。
    刘涛雄主编经济15.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债务的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中国现实与国际经验,深入探讨“债务的三大特性”——顺周期性、可持续性与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具体而言,一是从顺周期性的视角来考察债务的动态变化,中国的银行信贷给出了债务顺周期性的宏微观证据;二是利用跨期预算约束分别对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行经验研究,并考察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所具有的宏观经济效应;三是阐述债务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以及影响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传导机
    徐文舸经济14.6万字
  • 会员
    《政治经济学报》(原《清华政治经济学报》)创办于2013年,旨在推进国内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并鼓励以多学科视角进行经济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学派化、数理化、跨学科的多样态势,研究水平和研究实力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本专辑旨在系统地展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是了解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孟捷 龚刚主编经济17.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林毅夫寄语;第二部分为林毅夫教授对学生提交的学习心得和提问的批注和解答;第三部分为互动交流;第四部分为微信群内的专题讨论。
    林毅夫经济36.4万字
  • 作者常年采访世界各地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者。本书选取的是12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中七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对这12名经济学家的采访贯穿了20年的时间,是作者专业采编工作的集大成作,为了与这些专业学者对话,作者在每次采访前都要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了这些经济学家自己的著作,了解经济学家的理论背景、人物生平、个人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方法后再有的放矢的进行采访。这些素材在采访之后,重新进行了整理汇编
    (日)广野彩子编著经济16.2万字
  • 会员
    城市是经济学中一类重要的空间现象,城市不但具有空间分布规律和等级规模,而且与产业的区域分布关联极深。本书以产业空间分布和地区间工资差异为主题,研究了要素禀赋、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规模、产业集聚、产业结构、知识溢出、城市体系、城市群发展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多角度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提出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李恒经济14.2万字
  • 传统的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存在,能够有效地利用所得到的信息,并做出对个人有利的自私决定。但是,越来越多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相反,我们的决定常常会被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复杂化:我们每天都会犯错;我们并不总是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即使知道,我们也可能没有自控力来实现☆好的意图;我们常常会对危险的情况做出误判;我们容易从众,同伴的压力有时会导致我们盲目地模仿周围的人,尽管有时我
    (澳)米歇尔·巴德利经济7.8万字
  • 会员
    本书研判我国正迈入以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以金融服务为活水源泉、加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新阶段,进而提出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一体化推进思路。即“1+2+3”:建立一个统筹体系,优化市场和人才两种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三项能力。最终助推实现“市场、政府、社会”纵向贯通、“产业、科技、金融”横向融合的良性循环新格局。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
    秦海林 郭雯 何颖等经济13.3万字
  • 会员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创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义和实践内涵,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培育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中国实现“变道超车”、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盖凯程 韩文龙经济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