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不惧失去,不负相遇
更新时间:2023-08-14 14:40:16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刚经历爱情的狂喜,父亲突然因病离世。作者舒尔茨感到迷失方向、焦虑不安,她逃避工作、逃避书籍、逃避时间、逃避快乐、逃避现实。与大多数人一样,她沉湎悲伤而不能自拔,于是开始从诗歌中寻找慰藉,进而延伸到对人生得与失的探索。最终她平静地接受了现实:人生总是事与愿违——你时而崩溃,时而复原;时而忙碌,时而无聊;时而可怕,时而荒诞;时而滑稽,时而振奋。我们不可能摆脱这种不断融合的感觉。舒尔茨在业内享有“当今时代最伟大作家之一”的美誉,她曾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太平洋西北地区即将发生的大地震的文章,并凭此获得了2016年的普利策特稿写作奖,开了普利策奖颁给杂志媒体的先河。在这本书中,舒尔茨用她广博的知识和好奇心,游走于哲理与亲密关系之间,将一个关于爱情和死亡的故事,转变成对偶然与命运、悲伤与幸福的探索。她优雅的笔触直抵人心深处最微妙的真相,读罢令人豁然开朗。这是一本温暖治愈、理性十足的人生哲思录。它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站在历史、诗歌、文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用好奇心和洞察力理性对待人生得失。对正处于悲伤、忧虑中的人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吕颜婉倩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凯瑟琳·舒尔茨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作者在战争期间与家人们的书信集。在家书中,吕多维克讲述了自己的行程,包括从布雷斯特到中国北方海滨的漫长航程、与上海徐家汇耶稣会机构的来往、法军在交趾支那的活动等等,与亲友们分享了经历见闻,表达他对家人、故土的思念。同时,吕多维克记述了联军偷袭塘沽、进入北京、劫掠圆明园等历史事件,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完全陌生之地的数年间对战争暴力的亲身体验,也为我们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圆明园劫难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文学21.6万字
- 会员《生命之乐》是英国银行家、自由政治家、慈善家、科学家和博学家卢伯克爵士专门给青年人写的散文集,分两卷,以23篇文章罗列了人生中的乐事,借此鼓励青年人走出对未来的迷茫,走出情绪低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开启自己的漫长旅程。《生命之乐》的上卷主要谈及读书、交友、旅行、居家、科学、教育等问题;下卷主要谈及健康、财富、绘画、音乐、诗歌、自然、工作等问题。《生命之乐》和卢伯克的另一部散文集《生命之用》可作为姊妹文学15.4万字
- 会员在前作《盐之路》中,雷诺与丈夫茂斯因友人的背叛失去家园,而此时茂斯又身患绝症。绝境中二人决定进行一场无畏的徒步旅行,在行进中茂斯的健康状况得以改善,二人在异乡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然而,二人新生活充满着挑战:当雷诺的母亲中风入院,命悬一线,作为女儿的雷诺应选择全力抢救还是姑息治疗?身患退行性疾病、一度无法自理的茂斯是勉力完成学业还是就此放弃?面对突如其来的馈赠,遭遇背叛、流离失所的夫妻二人是否仍有勇气文学16.1万字
- 会员本书是德国作家黑塞的读书随笔精选集。黑塞写书、爱书,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一生写了3000余篇书评,思考读书的目的与过程、人与读书的关系,也分享自己喜爱的读物。他认为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阅读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忘却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为了重新更加自信而成熟地、牢牢地把握我们自己的生活。黑塞强调书与自我的内在统一,他的文学评论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是经过内化后从中超拔出来的“随感”。在文学7.3万字
- 会员《寂静的春天》是生物学家、环保运动先驱蕾切尔·卡森的经典作品。她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与诗意化的语言,详细分析了化学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全书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1962年,《寂静的春天》初次出版,将长期被忽视的农药、杀虫剂滥用问题推到聚光灯下,直接挑战了化工巨头的既得利益。犹如一枚文化核弹,在全球引发巨大震动。“环境保护”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学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