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在线阅读
会员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

(美)艾朗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1.5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17 17:31:13 最新章节:索 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北宋时期的士大夫对美的追求空前地热烈,在许多领域的活动都跨出以往的范围,冲破以前认为不可逾越的界线,突出表现在可堪代表北宋文化特征的艺术品鉴赏与收藏、诗话、花谱、宋词等领域。这一时期的士大夫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伴随着焦虑,他们必须面对传统儒家对其追求美的活动的诸种成见,必须开辟新的视野,敢于摆脱教条的束缚,挣扎出一个自辩说法。事实上,他们努力的成果是辉煌夺目而影响深远的。
品牌:上海古籍
译者:杜斐然 等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古籍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
    诺布旺丹主编文学32.9万字
  • 会员
    1954年江淮大洪水、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长江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与汶川地震,当代中国灾害不断,当代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反映这些重大灾害的文学作品。本书搜寻、汇集了众多的当代文学作品,征引了政治、社会、经济等不同学科的大量资料,运用历史学、文化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当代文学中描写自然灾害的作品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考察,对自然灾害下的人
    张堂会文学23.7万字
  • 会员
    中国诗学的缘事理论研究包括范畴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部分。缘事理论的基本范畴是“事”,基本概念是“缘事”。从缘事的角度看,诗歌就是源于事感、形于事象、成于事境的。缘事理论研究主要探讨诗与事的发生、创作、流变、审美及批评等一系列诗学问题,继而形成了缘事发生论、缘事发展论、缘事创作论、缘事诗体论、缘事诗法论和缘事诗评论的体系结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个案分析将缘事理论应用于当下的诗歌创作与批评、诗学
    殷学明文学25.1万字
  • 会员
    青木正儿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本书以青木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近代日本文化语境,集中考察了青木正儿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明确了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辨析了近代日本中国学是如何通过回归中国文化的本原来确立中国之“差异性”以及如何寻求“自我”本质的努力过程。
    曹莉文学16.8万字
  • 会员
    对宋诗宋注的研究,近年来学界颇多关注,但远不够充分。本书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从文献出发,从问题出发,首先对宋诗宋注进行全面的文献考察,较之前人有所驳正和增补;既而就宋诗宋注与唐诗唐注的渊源关系、宋诗宋注与宋代《文选》的传播、宋诗宋注与宋代诗学的互动和南宋的理学家诗注等问题展开讨论,视野开阔,思考深入,能发前人所未发,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鲜的结论。
    李晓黎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毛南山乡系毛南族聚居区,毛南山乡所呈现的文学艺术成果集中体现了毛南族的文学艺术创造观念及创造力。毛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并发展了强烈的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融理念,其文学艺术蕴含着明显而独特的生态特征。着眼于生态视域,系统、深入地研究毛南山乡的文艺现象及其内在本质,揭示毛南族创造文学艺术成果的心里于规律,阐述毛南山乡文艺生态的属性及发展趋势,将有利于毛南族建构新型的文艺生态,从而探索
    吕瑞荣文学21.2万字
  • 会员
    本书在“现代”与“反讽”两个关键词的观照下,既讨论中国禅宗思想,又讨论武侠文化,还兼及当下各种典型文学案例。目的在于,将某种文化内的最高精神产品,与普通的、世俗的精神产品进行并置解读,在公认悬殊极大的不同对象中寻找共性,探讨他们是如何又为何同样始于“现代化经验”,而终于向“反讽美学”开掘的。以此种种,本书期望通过观察文学与文化中相反相成的侧面,及其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伪”交错
    孙金燕文学20.2万字
  • 会员
    本书集合王兆胜、李琳等多位学者研究新时期文学的相关论文。它立足于中国立场,以历史性态度、世界性视野、前瞻性眼光,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现状、理论与方法进行辨析,寻找其内在规律,评估其功过得失,为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启示。这里既有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整体探讨,也有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文论学科发展现状的宏观描述,还有对热点和前沿问题的追踪反思。理论与实践结合,微观与
    王兆胜 李琳等文学16.9万字
  • 会员
    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的出版,促进了《红楼梦》在西方世界里的传播。本书以《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的形象翻译作为切入点,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采取定量与定性、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以一个源文本的两个底本分别对应两个译文的一对多模式,对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两个译本的前八十回进行比较,对霍克斯显化人物形象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本书将规范性翻译研究与描述性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对红楼
    姚琴文学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