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毛纺技术
教材教辅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18.5万字
更新时间:2020-07-17 12:58:5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现代毛纺技术》介绍了原毛初步施工、羊毛与化学纤维的选配、粗梳毛纺与精梳毛纺等内容。主要阐述毛纺设备的主要机构与作用、运动分析、工艺原理、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与主要技术途径、典型机台的传动与工艺计算等内容,同时对引进设备作了简要的介绍。本书可作为高等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的教材,并可供毛纺织企业的技术人员参考。张聿,男,博士,教授,1954年7月生。1982年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专业本科毕业;198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工程研究生毕业;1985年进入湖北纺织工业总公司从事行业管理工作;1999年考入苏州大学攻读纺织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毕业,同年进入浙江理工大学(原浙江工程学院)染织设计专业任专职教师至今,主攻非线性图形及其纺织应用方向,开设《数字图形》等课程;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要科研课题方向为非线性图形智能化设计应用等,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图案智能无循环排列提花织造技术”(中国纺织联合会纺织之光基金资助),“基于准规则斑图的无循环提花技术”(浙江省科技厅资助)等。
品牌:纺织社
上架时间:2017-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纺织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突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应运而生,显示出其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巨大潜力。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AIGC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与发展前瞻,是技术与创新并重的专业指南。本书主要内容包括AIGC概述、AIGC工具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写作类、图表类、演示文稿类、图像类、音乐类及视频类AIGC工具的实操技巧,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与应用路径。本书内容前沿,案例翔实,不仅适合作为高等教材教辅9.4万字
- 会员Spark?SQL是Spark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的一个模块。本书共8章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Spark?SQL的基础知识、安装部署、编程基础、编程进阶、函数、性能调优技巧以及编程实践等知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掌握Spark?SQL核心技术。本书每章安排了习题和总结,以便使读者能更好地学习和更牢固地掌握Spark?SQL编程方法。此外,本书还提供了PPT教学课件、源代码等配套资源,供使用本书的读教材教辅7.1万字
- 会员本书从新零售的概念讲起,讲解新零售概述、新零售营销、新零售交易管理、新零售客户服务、新零售仓储物流、新零售数据化运营新零售门店运营与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新零售在整个运营流程中的业务类型及实际案例分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新零售的典型案例中认识并掌握新零售业务流程。本书适合作为企业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电子商务从业者、实体店主管人员读物,也可供本科院校、职业院校电子商务类专业、市场营销类专业教材教辅10.9万字
- 会员本书以Hive为开发平台,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HiveQL来查询和分析存储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上的大数据集合,具体内容包括Hive入门、Hive数据库及表操作、Hive元数据、Hive高级操作、Hive函数与Streaming、Hive视图与索引、Hive调优、Hive与HBase集成、数据迁移框架Sqoop等。本书介绍的每个任务都运用了大量案例,紧密结合实际应用,融入了含金量十足的开发经验教材教辅8万字
- 会员本书使用分学科、多指标综合评价,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我国正在出版的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87种核心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教材教辅63.3万字
- 会员乡土是永远的文化母题,中国的20世纪则更是土地问题的世纪。作为学术专题,本书以“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为研究对象,纵横结合,点面兼顾,较为系统地梳理、探究了“乡土文学”自身本质特征问题,乡土小说、乡土诗、乡土散文、乡土戏剧与影视等本体问题,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精神脉络、典型实证、文本风格、地域文化影响、艺术表现成就等实际创作问题。作为课程教材,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必修课程的有效拓展与合理延伸,是教材教辅22.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对人体的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学、感官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展开讲解,阐述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简述各器官和系统的主要功能。本书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确保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阐述完备。本书正文为英文,在其基础上以中文标注解剖学用语。与一般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全书字数较为精简,使用更为真实形象的标本图等彩色图片而不是线条图或上色高教教材4.4万字
- 会员《大一国文》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西南联大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我们希望读者朋友们借助这本书,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以及大师们不拘一格的名士风范和学术风采。我们也希望,这所在民族危亡之际仍然坚守教育、传播优秀文化思想的大学留给我们的遗产,能够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