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柳吉忱诊籍纂论
更新时间:2019-12-26 13:14:44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柳吉忱,上世纪50年代胶东名医,从医几十载,课徒十数人。吉忱公精通经史,熟谙岐黄之学,兼通诸子百家。其于医学,深究博览,采精撷华,独探奥蕴,卓然自成一家。先生立法谨严,通权达变,常出有制之师,应无穷之变。本书系其子柳少逸先生对吉忱公生平所治验案若干进行整理、编纂、释义、发挥而成,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领域。本书医案简洁精当,释案鞭辟入里,可以作为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参考用书。作者简介:柳少逸,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中青年中医读书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中医药学会理事、莱阳市中医药研究协会理事长。先后在栖霞县人民医院、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心脑病、肿瘤、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结石、妇科囊肿及肌瘤、脑外伤后遗症、风湿类风湿、周围血管病、神志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小儿舞蹈病及小儿脑积水等疑难顽症;又熟谙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精研药物外治法,熔内治外治于一炉。
上架时间:2016-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柳少逸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册收录的旴江当代名医是从1912年至今,历时100余年,旴江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医医学宝库又一奇葩,如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鲁之俊先生,开旴江医学研究之先河的杨卓寅先生就是众多旴江医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本册主要围绕当代旴江名医的生平简介、学术思想、治疗经验、医论选萃、单方验方及医案选编等内容进行收集,文风各异,精彩纷呈。医学18.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理论探讨篇,对陈可冀院士的学术思想与相关中西医结合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中篇为临床实践篇,分别对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术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对陈可冀院士治疗相关疾病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下篇为基础研究篇,分别论述了在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对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基础研究经验,期望对各位读者有抛砖引玉作医学25.7万字
- 会员笔者结合多年行医感悟,理论联系临床,对《伤寒杂病论》汤方进行系统诠释,通过方释、药释、讲析、注释,力求达到开一方而知多证,开一证而知百家的思路,使临床应用有法可循,有方可依,从而达到师古而不泥古的目的,做到学经典,用经典,讲经典。其讲解通俗易懂,可作为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入门用书。笔者所编著《仲景方药精华》,力图古为今用,力求达到开一方而知多证,开一证而知百家的思路,使临床应用有法可循,医学33.1万字
- 会员宋金元医家研究《内经》的专著存世稀少,对《内经》的阐释、发挥等论述多散见于各自著作中。搜集、研究宋金元医家的《内经》散论,对研究《内经》、宋金元医学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旨在裒辑宋金元医家《内经》研究专著以外的,关于《内经》校勘、注释、发挥、运用等的散在论述,摘录了36位医家60部著作的920条论述,涉及《素问》篇目69篇、经文575条和《灵枢》篇目36篇、经文88条,系统展示了宋金元医家研究《内经》医学24.7万字
- 会员下卷为现代部分,共分为10章,1—5章以时间为经,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教育初创阶段、“文革”时期中医教育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医教育的恢复发展、新世纪后中医教育的跨越发展、新时代以来中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等方面,以区间内发生的与中医教育相关的重大政策、突出事件为纬,全面梳理现代中医教育艰难曲折、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展示其历史全貌,挖掘其内在规律。6—9章以专题的方式,系统、深入地展现中医教育具有特殊医学35.4万字
- 会员《伤寒总病论》为宋代医家庞安时所著。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三年(1823)黄丕烈士礼居复刻宋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共6卷。全书重点针对病因、发病两方面进行阐发,力倡寒毒、异气说,提出伤寒、温病分治法,其中,对温热病的论述非常有特色,指出由异气所致的温热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文理通顺,内容简明,用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颇有价值,可供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人员参医学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