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舆论学研究(第2辑)
更新时间:2019-01-05 00:49:39 最新章节:《舆论学研究》简介
书籍简介
《舆论学研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办。辑刊依托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会的近200所会员单位,旨在搭建舆论学学术交流对话平台,是中国首本最权威的舆论学专业刊物,收录中国舆论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辑刊设有“舆论学前沿”“舆论理论研究”“舆论史研究”“舆论学研究方法”“舆情观察”“舆情报告”“媒介舆论研究”“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等栏目。
上架时间:2017-03-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谢耘耕 陈虹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未来媒介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媒介演化是一个“长周期”与“短周期”并行不悖的历史进化过程。书中聚焦于“平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变迁之具体片段,将其放置在自组织理论框架中以探析其内在演化机理。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之上,结合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媒体的内部演进构造块和顶层优化策略,提出:平台媒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既是现阶段媒介演化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前提。社科14.1万字
- 会员作为社会场域的“士林”是中国历史的特有结构。在近代中国(尤其是清代末期),这一场域依然在相当程度影响着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交往方式、交往规则。本书以办报人的“士人”身份为切入,试图勾勒此中规则对戊戌时期各个维新报馆群体产生、运作乃至离合过程的结构性影响。社科24.6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大胆引入信息传播的新视点,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变化情况,尝试性地建构了宏观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介观的信息论与微观的翻译技法相结合的跨学科翻译理论框架——网络新闻翻译的专业规范。同时,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由字、词、句到语篇、由语言形式到信息符号、由例句的主观分析到客观的信息测算等的多个突破,从而发现了隐藏在语言表象背后的网络媒体自身的翻译规律。社科19.1万字
- 会员本书重点分析总结出版单位知识服务实践经验,内容涉及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综述、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调查问卷分析及应用案例分析、知识服务标准研制情况、国家知识服务门户网站建设情况和试点单位案例等部分。首次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工作,首次全面展示了国家知识资源服务模式试点单位82个应用案例,首次全面发布了知识服务标准体系表,提供知识资源服务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报告。社科35.1万字
- 会员互联网是当前驱动媒介、传播、文化与技术发生动态变化的核心因素,互联网历史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有着深刻的关联共生关系,互联网历史研究也因此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有鉴于现有的互联网研究缺乏历史的纵深与反思的力度,本书尝试跳脱出互联网技术史、互联网事件史与互联网企业史等常规路径而另辟蹊径,转而聚焦从社会记忆视角研究中国互联网的社会史。透过从媒介记忆角度探究中国互联网的总体历史,从群体角度剖析中国网民的历史画像社科17.7万字
- 会员本书首先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图书馆为例对我国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从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目标用户视角,研究了用户在选择学术期刊论文和电子书过程中的关键感知点,分析了用户的感知行为特征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启示;最后,聚焦推广信息视角,借鉴内容营销理论,构建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容营销机制与方法体系,提出了应用内容营销方法促进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社科13.9万字
- 会员《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16-17世纪)》作者从多个角度考察了16-17世纪中国书籍的生产,涉及商业出版的运作方式、商业出版扩张如何为科举士子提供艺文劳动机会、艺文市场的交易、商业性“四书”论集对官方解释的挑战、艺文由朝廷向职业批评家的转移、复社作为能够对科举考官施加影响的职业批评家联盟的性质、八股文评选家通过出版市场而成为公共批评家、科举考试与商业性书籍出版的关系,以及诸多晚明士人在商业社科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