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认同“法典”与部族双重构建:十六世纪以来满洲民族的历史嬗变在线阅读
会员

满洲认同“法典”与部族双重构建:十六世纪以来满洲民族的历史嬗变

徐凯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民族史26.3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13:05:34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满洲(今称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资格最老的民族之一。十六世纪初期,在建州女真基础上,吸纳女真诸部、蒙古、朝鲜、尼堪(汉人)等部分民族,形成了新的满洲民族共同体。《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系满洲本部族组织、文化、心理认同的一部“钦定”法典,彰显了满洲“乃国家根本”,为“首崇满洲”提供了依据。满洲贵族既坚持本民族的特质,对新成员实行“满洲化”;同时推行“汉文化”化,接续中华文明统绪,实现了本部族的双重构建。文化战略的大调整,是清朝得以维系两个半世纪多统治的关键所在。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凯
主页
  • 会员
    本书的示例可以让你更快地熟悉物联网系统。本书包括很多与物联网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加深你对物联网系统的理解。通过本书中的多个动手示例,你可以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调试方法。对于嵌入式工程师而言,本书可以帮助你从不同角度了解低功耗设备如何连接网络。通过CoAP的学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熟悉HTTP。CoAP和HTTP都是设备连接网络的常见手段。我个人喜欢阅读技术图书,通过阅读图书可以系
    徐凯网络通信9.9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民族史文丛》由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立足于西北民族史研究的基本面,注重档案文献和稀见文献的公布、整理与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翻译和解读。本书为2019年第1辑,主要内容包括俄氏系谱中吐蕃史料考辩,吐蕃治理敦煌期间对敦煌石窟营造的影响,吐蕃王朝职官制度研究综述,尼古拉斯·维特森藏汉镜铭文在国外的研究轨迹,高昌回鹘时期的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制作,敦煌莫高窟乘象菩萨与尊格演变,明初从军卫置
    周松 才让主编历史17.3万字
  • 会员
    本书意在通过对契丹早期史料的检讨、批判,从微观(史实考证)、中观(研究方法)、宏观(总体认识)三个层次,对契丹早期史料加以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深入契丹/辽本身,尤其是其统治集团阿保机家族对于契丹历史记忆的塑造,进而尝试对契丹建国前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复原探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文本批判,下篇为史实重建,结语部分则以契丹早期史为例,讨论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典型意义。书末附录对百年以来契丹早期史
    苗润博历史24.3万字
  • 会员
    本书集中收录作者研究中古时代与内亚各人群有紧密关联的各种名号的文章。通过分析这些内亚名号的结构、功能、语源、应用及流变,整理传统文献中某些难以理解的汉字音译语词,使它们发挥揭示历史复杂面向的作用。
    罗新历史27.5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着壮族形象建构的问题,分析了历史文献、壮族口述作品、当代壮族历史书写、壮族英雄叙事、壮族山歌活动、文人书面文学、仪式活动、品牌创建活动、全球性交流活动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建构规律、建构特点,探讨了文化认同在壮族形象建构中的具体作用,总结了壮族形象建构活动的共性规则,为壮族形象的建构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壮族形象建构意识,促进壮族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进一步
    欧宗启历史22.5万字
  • 会员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包括《乌桓基本史料辨析》《两汉三国时期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秃发鲜卑基本史料辨析》《乞伏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吐谷浑基本史料辨析》《柔然基本史料辨析》《契丹基本史料辨析》《库莫奚基本史料辨析》《室韦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三篇东胡系民族文献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
    张久和等历史25.1万字
  • 会员
    《秃发鲜卑资料辑录》收录范围,整体上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秃发树机能雄据河西地区见诸史载,下至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西秦乞伏炽磐袭乐都城,秃发鲜卑所建立的南凉政权灭亡。此后有追述前人前事者,酌情择要收录。详尽收录了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有关秃发鲜卑的资料。
    张久和 张宇编历史16.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
    孙俊历史34.1万字
  • 会员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白耀天历史71.5万字
  • 会员
    当蒙古民族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国家的古老时代,各个分散的蒙古氏族和部族共同聚居于南西伯利亚和中央亚细亚的时候,出现了英雄史诗并逐渐得到发展,反映了蒙古氏族和部落的婚事斗争和对外争战。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蒙古氏族和部落出现许多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家乡和和民众,与外来挑衅者入侵者进行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史诗歌颂了他们坚韧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史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形象性和艺术性。本书基于作者对活态
    仁钦道尔吉历史18.7万字